中国历史吧 关注:637,336贴子:3,344,036
  • 2回复贴,共1

统一解析下”xx如果是汉人“的历史评价问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涉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中,经常有一类人提出”xx如果是汉人“迷惑性套路,比如”乾隆“如果是汉人,企图勾引人上套让人误以为它是”稍旻“才会评价不高,从而引出歧视。
今天,就把这种思想根源剖开。


IP属地:天津1楼2024-03-21 13:31回复
    根源在于团结壬的”发理“观,即汉人的版图只能继承自前朝,不能通过反击侵略者获得新土地。否则不合”国际法“,就失去了对边疆地区的'发理"依据。在国际辩论中就要吃亏
    但是”边疆“原生的”稍旻“政权不在此列。人家天性奔放,就可以开疆拓土。
    况且人家开疆拓土是在”古代“,古代没有国际法,等它们挨打时就变成近代了。


    IP属地:天津2楼2024-03-21 13:35
    回复
      所以,如果xx是汉人,那评价体系就会彻底变化。
      拿'乾隆”是汉人举例,这些北元后裔葛尔丹就顶替了”稍旻“的生态位,西域就是葛尔丹大汗”独断乾坤,坚持打的“。乾隆只是继承了葛尔丹汗的统治而已,类似某些人口中的明朝“继承”元朝土地。
      如果将驱逐“打卤”作为战绩来看,无论是面积还是从地盘实用性,朱元璋、朱棣都胜过乾隆,辛亥革命完胜上述。
      并且从实控角度,葛尔丹大汗在西域可是有驻军和税收,乾隆接手后反而弱化了统治。如果不承认葛尔丹汗的历史贡献,那恭喜你大汉主义的帽子戴好。
      所以xx如果是汉人,历史评价会进一步降低,甚至沦为赵光义一流毕竟它割让了“前朝”土地。


      IP属地:天津3楼2024-03-21 1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