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76,444贴子:11,972,433
  • 3回复贴,共1

三国漫谈系列1之简聊三国君主的江湖义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备、曹操、袁绍、孙坚,应该是三国最成功的四位创业型君主。
如果找这四个人第一个共同点的话,你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根正苗红的“主流”。
刘备:织席贩履之辈,说个一万年卢植学生(也没跟着读几年书),也是个读个书都要宗族资助的人。
曹操:祖上是很牛逼,但也是阉党之后,西园八校尉,孟德(极大概率庶出,至少不是嫡长子),所以“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曹嵩都没想过好好培养他,曹操起事后,曹嵩一开始都不愿意跟他。
袁绍:生母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婢女,生父是谁都还不清楚的人;被袁隗分散投资的西园八校尉。
孙坚:撑死也就是个寒门豪族。
如果找这四个人身上第二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身上都有一股别的“世家”身上没有的江湖义气。
刘备:先主事例就多了。剿黄巾。自己和袁谭在青州打的昏天黑地,还分兵太史慈救孔融。和寒门关张称兄道弟。三顾茅庐。
曹操:极力想摆脱阉党身份,多少路诸侯保存实力,都按兵不动情况下,真的起兵讨董,兵败徐荣,酸枣“窃为诸君耻之”,和众诸侯交恶。
袁绍:铤而走险,极力建议何进歼灭阉党。在别人不发表意见的情况下,不同意董卓废帝(废帝的原始提出者可能就是袁氏袁隗)“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根本不care同为袁氏的袁隗死活。
孙坚:铤而走险,建议张温杀董卓,为国除害。和曹操一样,在别的诸侯保存实力,都按兵不动情况下,就是一个字,打,还把汉室陵墓填平,好评!
所以,我认为这不是巧合,就是因为他们寒门和非嫡长的出生,骨子里就不认命的斗争精神,所以他们能够成事。而看不起凉州
寒门武人的王允之流,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


IP属地:上海1楼2024-02-29 15:03回复
    霜之冰凝守望、寄墨流香、冰冻的大菜狗.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所以在我看来,袁绍鬼使神差会想立袁尚,曹操会想立曹植,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肯定也知道废嫡长立幼的坏处。但肯定也有一种因素,是因为袁绍和曹操本身就不是嫡长,他们在骨子里的某处,是抵触、不认可嫡长就能接大位的规矩。
    孙权为什么会想立孙霸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是不是也是因为他儿时经历?


    IP属地:上海2楼2024-02-29 15:07
    回复
      读三国、读晋史、读历史我最大的受益就是,现在很多人所说的”阶级固化“都是无忌之谈。
      哪怕是上品无寒门到极致的东晋(东汉末年,三国也好不到哪去)也会出现陶侃、石勒、刘裕这样的寒门名人。
      真正优秀的人,任何框框、任何制度都是压不住的。
      联想现在,就像比亚迪老板王传福,他甚至都是个孤儿。
      一切的一切,只是自己不够优秀罢了。


      IP属地:上海3楼2024-02-29 15:13
      收起回复
        上次和吧主大战三百回合的贴不知道是被谁删了,还是怎样。我这里还是要说一下。
        曹丕-陈群写的九品中正制,在我眼里是个很差的制度,远不如曹操的《求贤令》;你可以说在曹丕时期可以作为过渡制度,但哪怕作为过渡制度也很一般。
        最负面的点就是,九品中正制把家世作为三个核心评判点之一。(道德、才能、家世)。还公开化地把人才分为九等。可能两汉察举制也很看重家世,但至少没赤裸裸地公开化说A家世好,所以就打分高一点。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人人生而平等也好”、独立宣言的“人人平等”也好、佛教提倡的“人人平等”也好,国际歌唱的“人人平等”也好,普罗大众内心里是向往人人平等的。
        哪怕是封建社会的古人,他们心理也是有反抗意识的,尤其是优秀的古人,就像刘备、袁绍、曹操、孙坚一样,内心更会有反抗意识;怎么能够接受公开化地把自己列为低人一等呢?九品中正只能激化阶级社会矛盾罢了。


        IP属地:上海4楼2024-02-29 15: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