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吧 关注:594,784贴子:27,425,982
  • 0回复贴,共1

中纪委:牢记圣人教训 不忘祖宗法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孔氏家族有“天下第一家”之美誉,在继承和弘扬孔子儒学精神方面,孔氏家族尤其孔子直系后裔担当着特殊使命。
  春秋末年以降,在传承孔子思想方面,孔子后裔往往是走在前列的。孔子子孙遵循孔子教诲,学诗学礼,以传其家,形成了相沿很久的孔氏家学。孔子后裔中不仅出现了像述圣子思子、孔安国这样的儒学大师,而且很多重要的孔子遗说、古代经典,都有他们的整理与传述之功。
  历朝历代都重视发挥孔子后裔弘扬孔子思想的作用。宋朝建立之初,封孔子第四十三世孙孔仁玉为“文宣公”。到孔子第四十六世孙孔宗愿时,宋仁宗改其封号为“衍圣公”,这一封号一直沿袭八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还在干戈抢攘之时,他便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后来,他兴礼乐,明教化,建太学,下令各郡县皆立学校,诏天下“通祀孔子”。他认为,孔子之道足以“为万世法”,还说“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悉此道也”。他亲笔敕谕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希望他发扬孔子“重教于世,扶植纲常”的精神。还召见孔克坚,称道孔子留下了“垂宪万世的好法度”,希望孔子子孙好好读书,以“领袖世儒”,“益展圣道之用”。
  事实上,作为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孔氏祖训箴规》等家训族规,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其中像“诗礼传家”、“礼门义路”之类,恰是孔孟之道的精华。人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为此,人必须首先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在他看来,人不能出不由户,何故无人由道而行?孟子则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所以,在许多孔庙的建筑中,在山东邹城孟府的门额上,都有“礼门义路”的字样,儒家典籍说得很明白:“礼也者,理也”;又说“义者,宜也”。遵守社会规范,按照该做的去做,乃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显而易见,这是告诫人们,人应该懂得是非、善恶、邪正、美丑。人生在世,要有健全的人格,要明白“之所以为人”,就要循理而动!
  早在西周春秋时期,无论培养士人,还是孔子施教,都十分重视诗书礼乐。何以如此?因为诗书被视为“义之府”,礼乐被看作“德之则”,它们是价值的渊薮,是德行的标准。作为“义”与“德”的载体,“诗书礼乐”的功能,在于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说,那时重视“说礼乐而敦诗书”,是由“诗书”、“礼乐”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诗书礼乐”之教,说到底是关于“文德”的教育,是“人生观”教育。
  时至今日,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仍然是人们的立足点。孔子系统反思历史与现实,深刻认识社会与人生,梁漱溟先生曾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经过两千多年的检验,孔子思想的价值显得愈加珍贵。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孔子后裔和孔氏家族,同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千千万万个家族。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树民族文化信仰的今天,尤其需要谨记圣人教训,不忘祖宗法度。(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朝明)
原帖地址:http://www.ccdi.gov.cn/yw/201601/t20160108_72299.html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6 12: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