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ホスト部吧 关注:774贴子:29,245

回复:【火星扫盲】教育部公布171条汉语新词 看看你懂几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35、痛快吧
【注】提供暴力等方式发泄情感、排解心里的郁闷的场所。


186楼2012-03-30 15:56
回复
    136、图书漂移
    【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贴上特定标签,投放到公园、茶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其他人便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完毕再按照书上附带的标签要求,将其送回原处。


    187楼2012-03-30 15:56
    回复
      137、土腐败
      【注】相对于“洋腐败”而言,指公职人员利用权力进行寻租的行为。


      188楼2012-03-30 15:56
      回复
        166、职粉
        【注】即职业“粉丝”的简称。他们专门为参选艺人拉票、搞活动、策划形象等。


        217楼2012-04-18 20:47
        回复
          167、终统
          【注】即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也就是“废统”。


          218楼2012-04-18 20:47
          回复
            168、众包
            【注】“众包”(Crowdsourcing)这一概念是由美国《Wired》杂志的记者Jeff Howe在2006年6月提出的。Howe在维吉百科上为“众包”下了一个定义:“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
            包的任务通常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


            219楼2012-04-18 20:48
            回复
              169、住房痛苦指数
              【注】即单位平方米房价与月收入比。


              220楼2012-04-18 20:48
              回复
                170、装嫩族
                【注】装嫩族(Grups),来自电影《星际旅行》。装嫩族指的是那些实际年龄超过三十,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却始终像少男少女的人群。


                221楼2012-04-18 20:48
                回复
                  【按】以上的注释,未必严谨、周延、准确,尤其是涉及政治的词语多做了避讳性的解释,还望大家多多指教。下面,我就这份《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谈几点个人的浅薄看法。


                  222楼2012-04-18 20:51
                  回复
                    一、时间问题。既然名为“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所收录的新词语应为2006年新造、产生的词语。以上171个词语中,“EMBA”、“搞笑”、“空调”等并非是2006年才有。


                    223楼2012-04-19 01:58
                    回复
                      二、汉语问题。既然名为“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所收录应是汉语的词语,而非外语。“EMBA”则为英语词汇缩写。有人可能要以CEO等来例证反驳,尽管CEO/EMBA时常见诸报刊书籍,但是严格说来,CEO等并非是汉语词汇,其对等的翻译词语才是汉语词语。


                      224楼2012-04-19 01:58
                      回复
                        三、词与词组、短语的问题。既然名为“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所收录的只能是词语,而不能是词组或短语。而“国际高考移民”、“福寿螺患者”、“城市依赖症”、“2时歇业令”、“上海社保基金案”、“汉芯造假事件”等都不是词语,而是词组(短语)。


                        225楼2012-04-19 01:58
                        回复
                          五、选与全的问题。既然是选目,但是教育部在公布这份选目时并没有公布其选的依据、范围、频度、标准,其“选”的全面性、代表性、科学性值得怀疑。


                          227楼2012-04-19 01:58
                          回复
                            六、选与用的问题。选只是手段、途径,用才是目的。教育部既然就新词语进行了选择性的公布,目的当然是为了促进汉语的和谐健康发展,但是纵观171个词语,真正能有助于词典编纂、推进汉语规范化的词语(词组、短语)少得可怜。


                            228楼2012-04-19 0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