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60,274贴子:1,240,290
  • 10回复贴,共1

随便说说《宋史》中的岳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贵州1楼2024-05-01 21:06回复
    本人对岳珂了解不是太多。
    在《宋史》中,岳珂似乎名声不是太好,详细查查,看看真相如何。
    1.调江山丞,两浙转运使朱在辟监崇明镇,崇明改隶淮东总领,与总领岳珂议不合,慨然引去。珂出文书一卷,曰:"举状也。"杲曰:"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珂怒,杲曰:"可劾者文林,不可强者杜杲。"珂竟以负芦钱劾,朝廷察芦无亏,三劾皆寝。——《宋史 杜杲传》
    《宋史》这一段可查到的出处是这儿:
    秩滿,調江山丞,畿漕朱公在辟監崇明鎮崇明改𨽻東,總與岳縂領珂議不合,慨然引去。岳出文書一卷,曰:“京剡也。”公曰:“比而得禽獣,雖若邱陵,弗為。”岳怒。公曰:“可劾者文林,不可强者杜某。”岳遂以欠蘆錢劾。朝廷察蘆錢無虧,二劾皆寑。——《杜尚书神道碑》刘克庄
    刘克庄是杜杲的好友,写有关杜杲的东西不少。在这里主要是想体现杜杲不屈不畏的品质。
    《宋史》与原载相比,“京剡”改成了“举状”,两者意思应该是差不多。但是,都与现代的意思不同。举状,并不是举报状,而是举荐状。
    “二劾皆寑”改成了“三劾皆寝”,让岳珂增加了一劾。
    意思是这样的:
    杜杲与岳珂议事不合,十有八九是岳珂命令杜杲做某事,而杜杲不干,欲“慨然引去”。于是,岳珂出示了一个举荐状。如果按岳珂的想法行事,那么就会举荐杜杲。
    杜杲说:“比而得禽獣,雖若邱陵,弗為。”这句话是引自《孟子》,意思是获得的再多,也不干。并不是骂岳珂是禽兽。
    于是,岳珂怒,弹劾杜杲。两次弹劾都没查出杜杲的毛病,岳珂拿他毫无办法。
    这个记载只是在一面的体现杜杲的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但是具体是个什么事,到底谁有道理,却一点体现。
    或者说....是故意隐去。
    比如:
    A.到处议什么事,议不合,双方到底谁对谁错。这个没有描述。
    B.岳珂怒,说了什么话,没有。
    没有查出更多的史料,只是有单方面的表达。
    如果有其他史料,欢迎补充。


    IP属地:贵州2楼2024-05-01 21:07
    回复
      个人认为极有可能是刘克庄在故意隐去具体事件,否则早就写出来让大家看看杜杲的道理所在了。
      杜杲精神可嘉,但并不在理。所以,刘克庄只能借此描述其不屈的精神,而不描述其具体事件。
      具体双方议了什么事。有一个小细节,可以参考:
      原文作:岳【遂】以欠蘆錢劾。而《宋史》改成了:珂【竟】以负芦钱劾。
      【遂】,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表达方式。刘克庄所隐有可能和“芦钱”有关。虽岳珂没有弹劾成功(当时杜杲可是当红抗金明星),但杜杲很可能并不在理。


      IP属地:贵州3楼2024-05-01 21:07
      回复
        2.兼给事中。岳珂以知兵财召,甫奏珂总饷二十年,焚林竭泽,珂竟从外补。——《宋史 袁甫传》
        这一条,没有查到原始出处。这里是袁甫对岳珂的外补(京官外调)很不满意。他认为岳珂政绩很差,“总饷二十年,焚林竭泽”。
        其实,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绩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
        袁甫这个人是完全站在老百姓的短时利益来看问题,在他的个人传记里面,很明显的能够看出他对老百姓是无限的热爱。整天上奏反应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
        而岳珂则不然,大家都知道岳珂很少有怜民的文学作品。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大朝廷,小百姓。当然,也不能称之为错。大灾大难时的救济粮,其实每一颗都来自于平时对老百姓的苛收。平时收税收的多,难时发放的就多。
        宝庆三年,侍御史李知孝言:"郡县素无蓄积,缓急止仰朝廷,非立法本意。【曩淮东总领岳珂任江东转运判官,以所积经常钱籴米五万石,桩留江东九郡,以时济、籴,诸郡皆蒙其利。】其后史弥忠知饶州,赵彦悈知广德军,皆自积钱籴米五千石。以是推之,监司、州郡苟能节用爱民,即有赢羡。若立之规绳,加以黜陟,所籴至万石者旌擢,其不收籴与扰民及不实者镌罚,庶几郡县趋事,蓄积岁增,实为经久之利。"有旨从之。
        ——《宋史 职官志》
        【曩淮东总领岳珂任江东转运判官,以所积经常钱籴米五万石,桩留江东九郡,以时济、籴,诸郡皆蒙其利。】——这算是对岳珂工作风格的一个总结。


        IP属地:贵州4楼2024-05-01 21:07
        回复
          这里算是双方对工作理解的不同吧。到底哪个是对的,不便多说。
          不过,倒是可以谈点别的东西。比如这个“焚林竭泽”,这种非常夸张的说法。在史料的奏章中,经常会看到,这类东西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有时会严重的误导历史。
          像南宋初年的转运使梁扬祖,在建炎二年,有人给赵构打小报告,上奏说他工作不利,导致汴京大饥,人食人,全是他的罪过。
          然而,细查历史,第一汴京并没有严重到这种程度,第二跟他关系并不是太大。
          这类奏章的用词全是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主观因素的。其实表达的内容就是一条:他的做法不符合我的观点。
          其实,朝廷把岳珂外补到当涂,却间接说明了朝廷对岳珂做法的认可。


          IP属地:贵州5楼2024-05-01 21:08
          回复
            3.越月,起为江东转运判官。岁大饥,人相食,留守别之杰讳不诘,鹿卿命掩捕食人者,尸诸市。又奏援真德秀为漕时拨钱以助振给,不报。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宴集不用乐。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宋史 徐鹿卿传》
            这一条岳珂的黑材料写的比较多,事情也比较细。更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徐鹿卿的弹劾岳珂的原始奏章。


            IP属地:贵州6楼2024-05-01 21:08
            回复
              劾知太平州岳珂在任不法疏
                窃闻驱狼牧羊岂圣主所期于法从呼鹰逐雀非微臣敢傲于大藩与其流毒于生灵孰若尽言其梗槩兹縁周度敢以上闻某窃见通议大夫兼知太平州岳珂生自名门负其才具以滂沛之笔力而商市道以豪侠之习气而诡事功公私正交急而莫支朝廷姑试可而乃已出専使领兼畀州符顾乃日饮无何天夺其魄立视斯民之死不通厚下之情放利而行惟货其急以逢迎为称意以干没为生财六七少年之经营三四狙公之筭计大抵争锥刀之末无非戕根本之谋去歳旱伤当涂差稔稍加区处自可流通而荒政不行劝分无策广开告讦专事网罗薄有储藏尽行封闭不独匹夫有懐璧之罪遂使百姓窘炊玉之艰家无宿舂米不入市某近因行部目击乖方偶以学校钱粮支用浮泛遂防廪之赢拨一千石及于本祠那五百石减价出粜有闗元吉李大贤等十户称米皆系本州封桩惟元吉有闺门之讼余皆以单辞罗致有自去秋枷禁至今者夫产税之家既有朝廷之籴又有总所之籴又有稻屯田种之籴本州又自有一项科籴供官之外亦欲赡给起耕接济邻里如李大贤者虽有稻二千余石其家却有八十余口二十二房封借无余日食不给某因令人将一半平籴一半给还虽勉强奉承复以雄江军口劵为解且军人粮米自合多方预期计置岂应肆行不恤之令动萌扼夺之心况非真出于此耶妖民夏令觉托言神奸率敛民财若果出于正则引法锄治未为不可乃因一人而破一族凡牵聨而多赀无不归于一网其见于案牍者为钱五万缗物议喧腾谓其数倍名为赈防淮民实则归于乌有蹊田夺牛一何其忍酒醪靡谷之禁歉嵗所当申严方且尽假制司之名大兴酤之政悍卒黠吏皆为措置提督水军寨卒并预促办追呼斗増其钱月倍其额于是敷纳糯米麴蘖抑买袋瓮柴薪勒脩坊场屋宇沿门海行鲜有获免有据酿户旧坊并酒料醖具而揜之者有全不给酒而日纳干酒钱者有细民因年节娶妇两次拍酒并兵吏取乞通计一百一十六千者酒息之入尽责中半而掌库者乃以旧防低价折纳见钱诉词纷然具有实状当饿殍载涂之日复于国中为此机穽未必尽岳尚书之本意恐亦官吏有以误之也加之狴犴充斥刑狱丝棼某为见天久不雨遂照条规亲到三狱审问闻某之来除逐旋知责出院司理院并当涂县狱尚各五六十人州院亦二十余人某择其事状明白者量与决遣过四十三人自余责狱官速与勘结夫以簪槖之聨任刍牧之寄不惟不能全活之又从而摧残之临遣初心夫岂若此载惟汉刺史以六百石察州正欲使千里宅生万物吐气某职所当问惟在守臣谨摭其治郡无状之大者为一州生灵请命若夫茶盐之置司有非么麽之所敢议某近虽承命考核不过以礼行移尚虑国计所闗无与领此欲乞朝廷特赐敷奏姑令专意使事以责其成别选循良以重郡寄


              IP属地:贵州7楼2024-05-01 21:09
              回复
                其实,这个事和前面袁甫的事是可以接起来的。
                时间是在嘉熙四年七月,岳珂调任【淮南、 江、 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坐镇当涂。在调任之时,袁甫上奏章不同意让岳珂去当涂做制置茶盐使。到任之后,判官徐鹿卿上奏说岳珂上任不法。
                徐鹿卿的这个奏章是在淳佑元年二月,也就是岳珂上任仅仅七个月后上奏的。他本是在嘉熙四年九日除的江东运判,比岳珂晚两个月到当涂,前后脚的事。
                判官这个职事就是专门盯着制置茶盐使的,可以理解为监工。
                岳珂和徐鹿卿上任之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呢?
                “去歳旱伤当涂”、“越月,起为江东转运判官。岁大饥,人相食,留守别之杰讳不诘,鹿卿命掩捕食人者,尸诸市。”——当地因旱灾,大饥,人相食。
                这就是这件事的背景。
                徐鹿卿又是怎么找上岳珂的呢?这事挺有趣,。
                “某为见天久不雨,遂照条规亲到三狱审问。”——徐鹿卿同学看到天大旱,于是“照条规”去大狱审案子。天大旱,为啥要审案子呐?因为天大旱,必有冤狱......
                咦,那岂不是封建迷信?对了。
                徐鹿卿同学是很善长这个事情的:“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
                于是,就要轮到一众冤民出场了。
                徐鹿卿一入狱场,果然喊冤之声不绝于耳!
                每个犯人都在喊:“大人冤啊!!!”、“大人冤啊!!!”、“大人冤啊!!!”....
                徐鹿卿大惊,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冤案!无怪乎天大旱。于是,逐个审来,竟然基本都跟籴米封桩有关。“有闗元吉李大贤等十户称米皆系本州封桩....”
                徐鹿卿列出了几个典型,最典型的,要数李大贤一案。
                “如李大贤者,虽有稻二千余石,其家却有八十余口,二十二房,封借无余,日食不给。”
                咋回事呢?简单的说,就是李大贤被岳珂关了起来,原因是想要籴他有的米。籴米,是宋朝的一个规矩。与之相对应的是粜米。籴,就是朝廷买你的家米。粜,就是朝廷往外卖米。朝廷之所以又是籴,又是粜,目的是为了在丰年攒粮食用于救灾。或者在灾年,朝廷出面贱买了富户的粮食,贱卖给贫民,用于救济。
                朝廷想籴李大贤家的米,李大贤不同意。于是,岳珂把他关了起来,想强行籴米,已经关了半年。
                徐鹿卿还列举了一下理由,为什么不能籴李大贤家的米,“虽有稻二千余石,其家却有八十余口,封借无余,日食不给。”
                虽然李大贤家的二千石米,但是家里有八十余口啊,自己吃都不够。
                理由看上去比较充分。但是一细算,就废了。
                二千余石,是多少米?22万斤左右。
                80余口,平均每人2600斤米。一天一斤米(这个量不少吧?),够你吃7年。米烂了,你李大贤都吃不完!这还没算你这七年里还会有新的收成。
                李大贤自己吃不完,为什么不卖给朝廷?很明显,囤积居奇,高价外卖。遇到人食人的大旱灾,自己家又有那么多米。谁愿意拿出来贱价救济?
                这就是岳珂和徐鹿卿的矛盾点:
                岳珂遇旱灾,严法强令。
                徐鹿卿遇旱灾,下狱驱冤。


                IP属地:贵州8楼2024-05-01 21:10
                回复
                  再随便扯几句:
                  【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遇到如此大灾,国计不屈于初,才是邪了门了!这关仅上任七个月的岳珂P事?
                  【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大灾面前,任何人别想藏粮食!


                  IP属地:贵州9楼2024-05-01 21:10
                  回复
                    以上,岳珂的三个黑点:
                    与杜杲:只能看到杜杲的单面的不屈不挠,作者却根本不写所为何事。
                    与袁甫:只能看到袁甫对岳珂工作作风的形容“焚林竭泽”,同样看不到岳珂具体做了什么。大体上,应该是工作作风比较严酷。这种作风比较讨朝廷喜欢,符合国家远期利益,但是却会损害老百姓的短期利益。
                    与徐鹿卿:这个就很冤枉。岳珂这种严法强令的作风反而更适合当时的旱灾背景,徐鹿卿有点神叨,恐怕有一点先定结论后找证据的味道。先认为大旱必有冤狱,然后找了很牵强的李大贤案展示了出来,结果却成了岳珂没冤枉他的证据。
                    综合来看,岳珂的为官作风属于比较严格、不讲情面的类型,不会讨同事和下级喜欢,上级一般会比较喜欢。所有关于岳珂 的黑点,没有一个关系他的个人品质。
                    连黑的最厉害、最无脑的徐鹿卿都认为【此机穽未必尽岳尚书之本意,恐亦官吏有以误之也。】


                    IP属地:贵州10楼2024-05-01 21:11
                    回复
                      劾知太平州岳珂在任不法疏
                        窃闻驱狼牧羊岂圣主所期于法从呼鹰逐雀非微臣敢傲于大藩与其流毒于生灵孰若尽言其梗槩兹縁周度敢以上闻某窃见通议大夫兼知太平州岳珂生自名门负其才具以滂沛之笔力而商市道以豪侠之习气而诡事功公私正交急而莫支朝廷姑试可而乃已出専使领兼畀州符顾乃日饮无何天夺其魄立视斯民之死不通厚下之情放利而行惟货其急以逢迎为称意以干没为生财六七少年之经营三四狙公之筭计大抵争锥刀之末无非戕根本之谋去歳旱伤当涂差稔稍加区处自可流通而荒政不行劝分无策广开告讦专事网罗薄有储藏尽行封闭不独匹夫有懐璧之罪遂使百姓窘炊玉之艰家无宿舂米不入市某近因行部目击乖方偶以学校钱粮支用浮泛遂防廪之赢拨一千石及于本祠那五百石减价出粜有闗元吉李大贤等十户称米皆系本州封桩惟元吉有闺门之讼余皆以单辞罗致有自去秋枷禁至今者夫产税之家既有朝廷之籴又有总所之籴又有稻屯田种之籴本州又自有一项科籴供官之外亦欲赡给起耕接济邻里如李大贤者虽有稻二千余石其家却有八十余口二十二房封借无余日食不给某因令人将一半平籴一半给还虽勉强奉承复以雄江军口劵为解且军人粮米自合多方预期计置岂应肆行不恤之令动萌扼夺之心况非真出于此耶妖民夏令觉托言神奸率敛民财若果出于正则引法锄治未为不可乃因一人而破一族凡牵聨而多赀无不归于一网其见于案牍者为钱五万缗物议喧腾谓其数倍名为赈防淮民实则归于乌有蹊田夺牛一何其忍酒醪靡谷之禁歉嵗所当申严方且尽假制司之名大兴酤之政悍卒黠吏皆为措置提督水军寨卒并预促办追呼斗増其钱月倍其额于是敷纳糯米麴蘖抑买袋瓮柴薪勒脩坊场屋宇沿门海行鲜有获免有据酿户旧坊并酒料醖具而揜之者有全不给酒而日纳干酒钱者有细民因年节娶妇两次拍酒并兵吏取乞通计一百一十六千者酒息之入尽责中半而掌库者乃以旧防低价折纳见钱诉词纷然具有实状当饿殍载涂之日复于国中为此机穽未必尽岳尚书之本意恐亦官吏有以误之也加之狴犴充斥刑狱丝棼某为见天久不雨遂照条规亲到三狱审问闻某之来除逐旋知责出院司理院并当涂县狱尚各五六十人州院亦二十余人某择其事状明白者量与决遣过四十三人自余责狱官速与勘结夫以簪槖之聨任刍牧之寄不惟不能全活之又从而摧残之临遣初心夫岂若此载惟汉刺史以六百石察州正欲使千里宅生万物吐气某职所当问惟在守臣谨摭其治郡无状之大者为一州生灵请命若夫茶盐之置司有非么麽之所敢议某近虽承命考核不过以礼行移尚虑国计所闗无与领此欲乞朝廷特赐敷奏姑令专意使事以责其成别选循良以重郡寄


                      IP属地:贵州11楼2024-05-01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