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82,691贴子:16,468,019
  • 4回复贴,共1

杨朱学说定名利己主义对世人的误导暨个人主义的自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关利己主义的定名暨如何避免误解个人主义我有几点拙见。一:有些人利己但不侵犯他人此时如果只表达为利己是否会为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更有甚者直接误解他为损人利己。
二:利己主义被世人定义的较为狭隘。集体主义下就不会有利己者的出现吗?相反往往是这些依附于所谓的集体里的利己者多半是虚伪的这些人称之为利己主义才更恰当。因为他们在集体里很难不侵犯他人利益这是人性。上述依附于集体里的利己者更适合称之为利己主义者而主张利己却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不应该称之为利己主义者而应该称之为个人主义者。
三:最后做个通俗易懂的总结。利己的本义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本身并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意思。但是随着教条主义的泛滥成灾总有些人把利己者侵犯他人利益的个体案例当成普遍现象这样去看待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整体说的比较浅,如果太深入怕为《阳春》之曲和者寡这就无法向大家宣传。毕竟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才更为合适科普。我不是哲学专业而是古代文学专业的。我所提出的看法则是根据杨朱学说展开的。大致由来是《孟子》里只引用其一毛不拔抨击而杨朱的原话则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种境界的表达我个人认为称呼为个人主义更为合适。#个人主义##杨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1 04:56回复
    在狂乱的风中寻找依附,并紧紧抓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1 07:22
    回复
      利己是生命本能,人们讨厌利己是因为不够团结,当人们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能够比个人发展更先进,一些集体的蛀虫自作聪明,一叶障目,并不是利己,倒是损人损己,其余人有私心,便更加不团结,损人损己就更严重,直到通过压迫剥削证明自己价值,就入了魔道,通过整体得来的好处便丧失了,被剥削者不必说,剥削者也丢了整体的好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2 15:10
      回复
        无所谓,量化程度而已。
        一,我们大水b是个人煮义,因为水帖爽歪歪。
        二,我们大+3是利他煮义,因为顶帖帮楼主贡献了人气和经验。
        三,我们大杠精是利己主义,因为楼主观点被一句量化就覆盖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3 05:53
        回复
          我延展开说集体好还是个人好看你自身的情况而不是经验主义论证问题时带着自己认为所谓的答案去为了论而论。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应该辩证看待集体与个人。两者各有利弊,各有千秋。哲学问题从来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张三认为个人强李四认为集体强。如果张三所代表的群体不是主流而李四所代表的是主流。我们可以直接去说李四所代表的就是真理吗?这不恰恰体现出主流思想侵犯干预非主流思想吗。所以我所提的个人主义是涉及到思想文化上的,而不是工作状态上的。我认为在思想文化上应该他人莫侵我思,我思不侵他人。就是说他人思想别侵犯干预我的思想,我的思想不侵犯干预他人的思想。是思想文化上的个人主义。这样才能极大避免出现所谓的主流与非主流。一千个读者才可出现一千个哈莫雷特,而不是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莫雷特。至于工作状态肯定更倾向于集体主义。但是有些人可能在思想文化上倾向于集体,工作状态上倾向于个人,这是人家的选择。正是有不同的想法,才能百家争鸣。中国这几千年的思想史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状态好,还是独尊某一思想的状态好。答案不言而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4 0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