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吧 关注:1,086,554贴子:5,209,921
  • 16回复贴,共1

[lbk]深夜闲谈[rbk]谈大众接受物理学科普的常见阻碍{建议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众和物理学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前沿总是有很深的鸿沟,大部分情况下这源于大众对物理学前沿进展的漠不关心和物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然而,不乏有怀着极大真诚的科普工作面世,也有相当数目的非专业人士确实想要了解(至少意会其关键精神)物理学家在干什么。
然而事实是科普—这一双边互动行为—从来没有有效消除过这两组人群间彼此的误解。譬如一个很经典的误会是,关心物理学科的大众普遍认为理论物理学家在上世纪20年代搞出相对论和初等量子力学后就没活整了
这里展示一张物吧楼中楼的截图,我将简单总结它体现出的大众接受物理学科普的常见阻碍,并附加或暗含对科普和被科普者的建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9 00:26回复
    图在这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9 00:27
    回复
      问题一。成熟科普材料的形成年代过早或水平不足,其中包含大量陈旧的观念与容易造成不必要遐想(瞎想)从而喧宾夺主的词汇。
      譬如,大部分对于量子力学的科普,使用旧量子论的术语,以空间运动质点这一量子力学系统为例进行科普;而不是按照我所推崇的,抓住量子力学的本质特征—态的线性叠加,以简单多了的量子硬币/量子骰子(或者称为自旋)系统为例进行科普。
      旧量子论之于现代量子力学,就像脚手架之于摩天大楼。大楼盖起来了,却只向公众介绍脚手架,美其名曰“让公众了解楼是怎么建起来的”,简直堪称晦气。
      旧量子论中的一些名词,譬如所谓波粒二象性,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哲学瞎想,喧宾夺主。
      在相对论领域,也有类似的问题。很多劣质科普文章,作者心里完全没有相对论的核心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一个数学上有闵氏号差的四维伪黎曼流形,他们完全是在讲R^3上碰巧满足相对性原理的力学
      也有(仅涉及理论物理和科普,不评价其在实验室数据处理中的使用)早该扔到垃圾堆里的词: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 实际上总质量这个概念本身早该扔了,能量E就是能量E,它和动量组成一个四维的切向量,我不需要一个新的恰好等于E乘上一个常数的量指着他叫m。字母m只应该给原来被叫做“静止质量”的东西使用,用来标记区分不同粒子,你可以随便称呼它,不如还叫做质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9 00:41
      收起回复
        问题二。最大的问题!科普工作的不发达负主要责任(如问题一中抨击的那样)。图像的误用!
        我指的是将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生活经验中的图像或者中学阶段接受的朦胧的经典力学图像生搬硬套,用来谈论20世纪后的物理学。
        这种图像的错误使用可能导致连一个“有道理”的问题都问不出来。如果在脑子里想像着牛顿力学框架下质点之间引力、斥力的同时,提问一个关于弱相互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可能类似于24号混凝土怎么烹饪才能入味一样莫名其妙。
        可能有人会问,想要了解理论物理学的萌新怎么可能第一时间就获得正确的图像?有什么抓手吗?
        答案在于我将总结的问题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9 00:56
        回复
          问题三。不理解物理学在干什么。物理学是自立门户的数学分支吗?物理学是和神学院与形而上学分庭抗礼的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吗?
          不是!不是!不是!物理学是系统地描述观测结果、分类观测到的现象并总结其出现的规律的一门学问!你提出任何物理理论都必须解释任一测量过程得到的结果对应于你的理论里的什么东西
          同样,了解任何物理理论必须先问一个问题:这个理论输出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少数学完了量子力学的本科生只会列一个不知所谓的方程算出来一坨毫无意义的复值函数,而不清楚它里面多少是可测量的物理信息,多少是冗余。
          相当大一部分学习广义相对论的学生更是重量级,能哼哧哧花一个时辰解出希瓦兹度规,却不知道给定世界线的观察者是如何测量物理量的。
          对于接受物理学科普的大众,这一问题就更严重。
          实际上,了解任何物理理论,如果你先问这个理论如何说明测量,你就已经建立了最宝贵的图像,至少,你已经可以提出有意义的物理问题。从此不再提42号混凝土怎么烹饪才能入味的问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19 01:12
          回复
            现在的科普与其说不会科普,不如说没法科普。大众获取信息太碎片,没人有兴趣听你讲一长串东西,理解也有难度,对自己还没用,相比大家之下更关心五一怎么调休。而且那些对物理学前沿感兴趣的人也不见得能理解前沿的物理学知识,我个人感觉现在科普的最大作用应该是防骗,而非兴趣引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4-19 02:53
            回复
              回一楼:
              1. 很明显,绝大部分的大众对物理学并不真正关心也不不真正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2. 对物理学领域尤其是物理学理论领域的人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坚持逻辑和事实检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判断,要不就是缺少这种态度,要不就是缺少这种能力。
              3. 要想要引导大众的行为走上合理的道路,我认为需要一个开放的对公众的组织,在此平台之上个人可以讲述自己的想法,有专门的小组专业人员给出相应的逻辑判断及其理由,必要时给出相关事实,同时给出的逻辑判断和理由也需要坦然接受质疑。
              4. 逻辑判断和理由坦然接受质疑,需要在专业物理学理论机构推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19 09:32
              回复
                我擦嘞,大学物理教的东西居然还是过时的东西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19 09:43
                回复
                  毕竟现代物理在专业程度上已经到达很高的程度了,特别是理论物理。很多科普必须要依赖于形象化的图景和比喻,这些东西都是极易被误解的;但作为科普者又不可能真的给你推一遍公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19 10:53
                  回复
                    学凝聚态的看你的介绍感觉自己的好多观念也是过时的。。。感觉不同分支的认识差别真的挺大的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19 11:08
                    收起回复
                      但说实话,专业性太强的科普是很难做的。就你说的量子力学的内容,旧量子论虽然有些过时,但其内容毕竟好理解不少。你要描述态的叠加,绝大多数人是理解不了也想象不到的;你自己也说了,即使是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学完量子力学也并没有很好理解其物理内涵(我承我就是,而且像我一样的肯定大有人在),更不要去指望其他专业甚至没有一点物理背景的人群去理解。
                      科普不是教学,不能指望大众在科普中系统性的学习专业知识。科普更重要的是让一部分人能对其中的内容感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如果一上来就整的过于深奥只会劝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19 12:12
                      回复
                        不管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之外的物理,很早就超出直觉能想象和理解的范围了,想进行大众科普是很困难的事。
                        何况前沿物理还有很多东西处于争议之中。一知半解的东西,甚至很可能(将来被证明)完全是错的东西就拿出来科普我觉得有些不负责任的,这样反而会引出很多看完科普就自以为很懂的人问出不少不知所云的问题。
                        拿贴吧常常有高中生问的电阻机制举例,哪怕是固体物理教材也多半是从Drude模型讲起的,很少有书上来就是布洛赫波,电子声子相互作用之类的。
                        我现在学量子力学与其说是在理解它不如说是在适应它,至于怎么去理解它感觉现代物理已经不太关心了,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算而已。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19 13:58
                        回复
                          大众对科学的认知,在于人们自身的经历、环境和需求。与其了解生命的起源宇宙的演化,更想知道上帝住哪,怎么长生不老。所以科普远不及传教、巫术及兜售保健品受欢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4-19 16:32
                          回复
                            只能对有兴趣者讲,别想作启蒙之工作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20 1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