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吧 关注:4,851贴子:36,330
  • 1回复贴,共1

司马氏和异族迁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氏和异族迁徙:司马氏领导统一开疆是习凿齿称赞的千载盛功,领导反分裂维护中国统一是进步历史功绩。司马氏不是异族乱华入侵的罪人,恰恰是防止异族入侵分裂。在晋朝乱华的异族中,匈奴是汉末从边塞乘乱攻入内地,最远攻过黄河打到陈留,后来退河内。汉魏都采取羁縻和监视,司马师和邓艾把匈奴从河内北迁到并州五县离洛阳远些。氐族也是在汉末从巴地侵入汉中抄掠行旅,百姓患之;羯族内迁是随屠各等北狄在汉末进入中原,也是不请自来。羌族在东汉前期就内侵,鲜卑族内迁中原晚些,异族侵略中原是中国历史常见的,晋朝才开始制定严格的内迁政策对异族迁徙进行管理。晋武帝时草原水灾,司马炎允许塞泥、黑难等两万落内迁躲避灾害,从这时起晋藩异族要迁徙和作战必须得到晋朝中央的批准。司马昭在草原扶持从大兴安岭北部南迁的拓跋部,司马炎时控制拓跋部,逐渐平定草原各部,消除草原民族南侵的威胁。晋朝的异族乱华几乎都是晋朝建立前内侵的异族,虽然这些异族祖辈、父辈都是忠晋,儿孙辈贵族因为个人野心而分裂叛乱。司马炎是制定迁徙政策的君主,司马衷是完善行政区的君主,都执行进步的迁徙政策,晋朝有分裂正是从破坏迁徙政策开始。巴氐从关中迁徙到汉中是朝廷许可,后又上书朝廷要求迁徙到巴蜀,朝廷是不许,但巴氐贿赂监察最终获得许可,益州刺史耿滕上书请求把巴氐迁出未果。司马腾联合拓跋部击败匈奴,逃出并州的匈奴退到蒲子,丢失原来规定其居住的四县,仅存蒲子县,也是让晋朝中央放松警惕的原因,在晋朝对异族迁徙和定居是有严格规定,拓跋部的猗卢上表请求派援兵到洛阳助战,司马越拒绝受粮少限制,也受异族迁徙需要朝议等制约。晋朝虽然攻灭匈奴、氐族、羯族等分裂割据,但是因为中原严重灾害,晋人仅十分之三四在中原,其余大部南迁,仍有异族以晋藩的形式获得内迁的许可,早期是鲜卑段氏、慕容氏,屠各靳氏、路氏等。司马氏也把华夏向异族聚居区迁,例如张轨和李暠等家族迁西部西域,卫操家族迁草原,增强了晋朝开疆能力。司马衷听江统的意见把异族小部落迁草原,刘琨把代北数县华夏内迁让拓跋部迁平城,吐谷浑内迁开疆青藏高原都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


IP属地:北京1楼2024-03-21 14:06回复
    司马衷和匈奴:司马衷是中国首次开疆到欧洲的皇帝,司马衷是中国草原民族树碑效忠的首位皇帝,这些历史功绩都是在正史有记载的,司马衷执行进步政策的记载在正史有几十处,可叹很多人仅记着他是愚痴的错误评价。司马光早年上奏也称司马衷是昏庸,但是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经过研究,评价司马衷是戆呆,这是古人用于评价汉唐的王陵和韩愈的用语,这表明司马光也不再简单误解司马衷是昏君愚痴,后来的文天祥和胡三省都纪念司马衷的感人事迹,批驳司马衷愚痴的错误观点。司马衷对游牧民族的笼络,对匈奴问题的治理应该是受到很多杰出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也转变了司马衷的历史地位。司马衷统治前的匈奴有在中原的,魏末冒姓刘氏,就是原来草原自称天之子和汉朝拼杀归附的南匈奴;另外是西迁到中亚和阿尔泰山附近的匈奴,称为北匈奴,这时刚灭亡奄蔡,势力恢复有南下截断丝绸之路和打回草原的趋势;再有是北狄中被匈奴认作宗室的一些部族,最有名的是司马迁记载的自称夏族的姒姓部族,曾用刘氏,后来改赫连氏。司马衷面对的匈奴问题比父亲时更复杂,因为关中有些改姓的匈奴也在闹,边疆和刘渊部匈奴也不稳。司马衷首先平定关中匈奴,对北狄是采取笼络,对中原匈奴集团是限制,并且把刘渊免职,暂时稳定了局势。司马衷是重视商业,首先要解决西域附近的匈奴,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指挥拓跋猗迤和司马腾帅军打击西部鲜卑,以巩固元康之治和防止西部匈奴向东,东西匈奴联合对晋朝造成威胁。司马衷时晋胡远征开疆到欧洲,也把匈奴从阿尔泰山和中亚赶到欧洲,解除了对晋朝和丝绸之路的威胁,也断绝东西两部匈奴联合的可能,让中原匈奴没敢在元康之治中叛乱。司马衷晚年的嗣位争夺中,匈奴支持司马颖,刘渊返回并州后被分裂贵族拥戴称单于。司马颖被罢黜让刘渊失去靠山,自称汉王欺骗华夏人效忠。司马腾联合猗迤沉重打击匈奴,刘渊几乎丢掉在并州的四个聚居地,退守聚居区中仅存的蒲子,司马越轻视匈奴放松警惕。司马衷执政仁义,受到各民族拥护,甚至领导开疆到欧洲,所以刘渊也仅是在匈奴内部称王没敢僭帝,对司马衷还仍有些敬畏,但是匈奴的天性是劫掠,刘渊仍派兵攻占平阳,以此为据点攻略黄河北,他是匈奴中最有才能和仁义的,还能批评匈奴中残暴将领,但不能左右匈奴的主流杀戮,比如他曾斥责刘景杀戮三万晋人,把他免职,但刘景不久又升司空。司马衷爱护百姓比刘渊更仁义,所以晋人归降匈奴的不多,就像陈元达评价的匈奴仅在平阳郡附近两三个郡区域。司马衷又能提拔李矩、刘琨、魏浚、王粹等防御,所以在司马衷统治末期虽然有匈奴分裂,但是波及地区很少。司马衷去世后,匈奴利用晋朝皇位交替的机会,才敢扩大攻击,北上劫掠并州,攻杀河内的山阳公刘氏,在司马衷去世两年刘渊才敢僭帝,但是对晋朝的进攻却被多次击败,仅一年就病亡,控制区仍是两郡左右,而这时期晋军和拓跋部很多仍在西部开疆没有返回参加反分裂战争。司马衷对匈奴的治理总体是对中国发挥开疆作用,不能把匈奴分裂的责任算在他头上。司马衷在位也能控制匈奴分裂没敢僭帝,匈奴很残暴是乱华异族中最先灭亡,两个政权仅各持续十年,控制区也仅几个郡。范文澜评价匈奴残暴被灭亡让“羌氐对晋人不敢过分迫害,”匈奴分裂造成的危害和司马衷开疆功绩比是很小的。司马衷对匈奴采取的怀柔措施也让很多普通匈奴百姓和北狄屠各等对晋朝保有忠诚,匈奴上万落归晋,向刘琨、赵固、郭默等晋将归降,年老的匈奴百姓见到被俘的晋帝都流泪。司马衷的声望也被匈奴利用来笼络晋人,他的寡妻被匈奴残部拥立为皇后欺骗晋人效忠,但匈奴人诋毁司马衷造成晋人蒋英和辛恕配合晋朝中央和羯族联合攻灭匈奴。北狄屠各靳准等联合晋人胡崧、北宫纯等推翻平阳的匈奴政权,就像范文澜评价的平阳匈奴政权刚灭亡,氐族政权就表示尊晋朔,拥护中央政府。司马衷选中的继承人司马炽也是与匈奴有密切关系,司马炽和匈奴刘聪是密友,司马炽也没有辜负司马衷的信任,能勇敢地坚持在抗击匈奴的最前线,即使在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仍没有畏惧,守住洛阳和全国九成领土,保护了晋朝绝大部分人口,领导取得众多胜利,和刘渊、刘聪父子两代人交战,避免民族危机,挫败匈奴反动派要灭绝华夏的野心。司马炽经过数年激战后即使被俘,仍没有投降卖国,没签订不平等条约,也体现司马衷教育水平和用人能力。司马衷的历史功绩值得尊敬,进步政策值得学习。司马氏统一开疆是习凿齿称赞的千载盛功,是唐太宗评价的天人之功,晋朝的战乱对国家民族造成的危害和历代比并不是很严重,仍保持开疆和中央权威,人口减少也不是最多,民族也没沦为被统治,没割地赔款投降入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31 15: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