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9,973贴子:485,940

【讨论】鲜卑汉化不能归功于元宏一人,他最多踩了一脚油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连元宏自己都是族外婚的产物
历史上汉化的民族千千万,不能归功于任何一个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6 14:17回复
    等我回头多看点跨国婚姻的视频(顺带欣赏美女),再跟大家分享族外婚对子女的影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9 15:38
    回复
      世系
      元丕,北魏烈帝拓跋翳槐玄孙,乐城侯拓跋兴都之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20 14:45
      回复
        世系
        司马徽亮祖父司马楚之,曹魏太常卿司马馗(晋宣帝司马懿四弟)八世孙,东晋益州刺史司马荣期之子。
        《魏书·列传第二十五》记载: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司马德宗以为梁益二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阳。【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叔父宣期、兄贞之并为所杀】。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自历阳西入义阳、竟陵蛮中。及【从祖荆州刺史休之为裕所败】,乃亡于汝颍之间。
        司马徽亮祖父在南边混不下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20 14:51
        回复
          血统
          刘宋粉说的没错,跑路的都能娶拓跋家的公主
          司马徽亮,司马金龙之子,金龙娶太武帝外甥女所生。
          河内公主拓跋氏生司马金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20 14:54
          回复
            想起李唐鲜卑论的谬论
            母亲是鲜卑人,所以孩子也是鲜卑人?
            把从外公说的清新脱俗
            独孤氏母亲不详,不过从独孤信两位大婆都是汉女来看,应该也是汉人
            窦氏外婆不知道是谁?外公宇文泰的母亲是汉人乐浪王氏
            皮条后的母亲是汉人渤海高氏
            从母应该让这些人先从母,还是妥妥的汉人王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28 11:51
            收起回复
              总有人想把开凿石窟的功劳归功于鲜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02 21:41
              收起回复
                这就是鲜卑粉美其名曰的鲜卑把手办带到中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8 11:15
                回复
                  就这是怎么得出鲜卑把手办带到中原的?
                  总不能因为云冈石窟是北魏开始开凿就这么说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08 11:22
                  回复
                    再说一个双标的,白居易世系明确,被按头龟兹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07 10:48
                    回复
                      把这个帖子看完【资料】鲜卑汉化 再讨论李唐算鲜卑还是算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28 14:33
                      回复
                        在北方民族的另一大支系东胡系中,也存在广泛的族群融合过程。其中鲜卑、契丹均有将祖先追溯至华夏先祖的族源叙事,以先秦时期戎狄集团与中原的密切交往为背景。鲜卑族群中混杂了大量来自匈奴、高车、柔然、乌桓的人群。拓跋鲜卑的族源叙事与匈奴联系密切。《后汉书》载:“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南齐书》称鲜卑为“魏虏”,乃“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虏甚讳之”。《宋书》称为“索头虏”,并与汉朝降将李陵联系在一起:“索头虏姓讬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据考,自春秋战国以至秦汉,大抵北方民族披发,南方民族椎髻(一撮之发,其形如椎),西汉末,汉人多椎髻,李陵在匈奴人中也是椎髻;而匈奴多披发,西安西汉石雕《马踏匈奴》的匈奴人也是披发。鲜卑一般不是披发就是秃发,唯独拓跋鲜卑是辫发,这种辫发也是三族长期融合过程中兼取汉、匈奴、鲜卑三族发式之特征形成的一种新发型。


                        IP属地:浙江13楼2024-03-28 15:55
                        回复
                          马长寿指出,从拓跋氏起源的历程来看,从大兴安岭北段迁到呼伦贝尔大泽时,只能称之为“鲜卑”。从大泽西迁以后,经过鲜卑部落与匈奴部落的混合,才可以称为“拓跋鲜卑”。拓跋邻在位时,把拓跋鲜卑部分为8部,后又增加二姓,组成拓跋部内部“帝室十姓”,其中可知纥骨氏、乙旃氏原为高车部落。如此“不仅促进了联盟的统一,而且使原来不是鲜卑的部落逐渐融合于拓跋鲜卑”;到力微时,又有不少部落大人“悉皆款服”,除了帝室10姓,另有其他75个姓或部落成分加入,其中属于匈奴族的姓氏有6个、属于丁零族(高车)的姓氏有6个、属于柔然族的姓氏有3个、属于乌桓及东部鲜卑的姓氏有9个,属于其他东方西方各族的姓氏有7个,共计31姓。外围的四方诸姓也不断向内姓转化,增强拓跋部实力的同时,促使它从部落集团向国家转化。


                          IP属地:浙江14楼2024-03-28 15:55
                          回复
                            希望大家不要否认鲜卑血统不纯的事实


                            IP属地:浙江15楼2024-03-28 15:55
                            回复
                              我说什么来着,宇文邕的母亲𠮟奴氏不是汉人,哪怕襄阳公主的母亲是个纯鲜卑人,襄阳公主身上也有三分之一的汉族血统,大家敢说窦毅身上没有汉族血统吗?
                              北周武帝为鲜卑族,鲜卑人群的起源研究是历史学和人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遗传学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武帝宇文邕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并推测武帝血统有六成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研究团队称,“武帝家族谱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武帝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极可能是鲜卑皇族与汉人贵族长期通婚的结果】。”
                              研究团队对已发表的鲜卑人基因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后发现,鲜卑人群至少有60%的主要血统来源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东北亚人群,同时,不同地理区域的鲜卑人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是鲜卑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人群长期通婚融合的结果。”这一发现,不仅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武帝及其家族的族源,而且为南北朝时期贵族之间“胡汉融合”找到了直接证据,对于中古时期通过民族融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义重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31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