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05,989贴子:70,716,449
  • 2回复贴,共1

唐代科举省试简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省试,即常科,每年都要举行。
一.科举科目:
常科自武德开始,有六。
即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其中秀才、明经名目古已有之,进士自隋有之。
明法、明算、明书为唐代新设。此六科中,初以秀才最显。但取士严苛,至于应举无人,于是在永徽二年被废止。此后基本就是进士、明经为省试主体。
童子举,或称神童科,属特殊科目。仅供十岁以下孩童应试。
此后历代新增科目如下:
道举科,开元二十九年新设。
孝廉科,宝应二年新设,建中元年废止,仅存代宗一朝。
开元礼科,贞元二年新设。
三礼科,贞元九年新设。
三传科、三史科,长庆二年新设。
唐代史书、墓志,在永徽二年以后,依然记载有某某秀才及第,其实是进士的美称。
另外需着重一提的是,孝廉科在宝应以前只是明经别称,并非科举科目。即便贞观中几次诏州县举孝廉,说是制科也非常勉强。而代宗起初设想是将其变为常科,废止进士、明经两科。由于反对意见过大,废除失败,不过仍新增了孝廉科。但德宗甫即位,就遭取消。所以说,不管是前面提到的宝应前,还是建中后,史书墓志中大量记载的某某孝廉及第,应该都是指明经及第。有且只有代宗一朝,孝廉和明经是不同的常科科目。
继续说一点延展内容,其实自东汉后期随着察举制的发展,秀才、孝廉就开始慢慢定型。所谓州举秀才,郡举孝廉,逐渐成为了进士和明经的前身。到南北朝时,其指向性已经变得极为明确。即各州郡察举秀才、孝廉,贡入京师,前者试文问策,后者试经问义。而后经过隋朝、唐初这几十年嬗变期,至唐高宗时,废除秀才,进一步规范进士、明经考试内容,察举制也正式蜕变为科举制。
二.主管单位:
省试的主办权,最开始归属吏部,主考官是考功司考功员外。
开元二十四年,考功员外李昂与举进士人李权争讼。最终结果就是,省试主办权从吏部转移到了礼部。主考官改为礼部侍郎。从此有唐一代基本是礼部侍郎、知贡举,或称主司、主文。也有中书舍人、尚书左丞、工部侍郎等权知贡举的情况,其中又以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的情况为多。
此外,考功员外并非完全退休,还有个特例。即如果礼部侍郎亲朋故友当年参加考试,那么就要考功员外于别处对其进行测试,称别头试。
再者,有人会说殿试。虽然则天时,武后亲自策问过贡士,但那更像表演秀。是一种关怀,显示帝王对贡士的恩宠,并不是考试,无关去留名次。而且则天后即无此例了。
三.考试时间:
省试除特殊情况外,每年都会举行。有唐二百八十九年间,省试举行二百六十六次。其举行时间一般在每年春正月、二月,所以称礼部春闱。并且这个制度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清末取消科举。
四.考试地点
西京长安,尚书都堂厅室。
东都洛阳,尚书都堂厅室。
1.西京贡举:
胪列唐朝贡院的史籍记载如下:
《唐会要》:开元二十年(本作二十八年,考前后文,八应衍),考功贡院地改置吏部选院,以置选人文书。元和九年,礼部贡院奏:贡举人见讫。谒先师。
《唐国史补》:开元二十四年,考功郎中李昂为士子所轻诋,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
《唐摭言》:旧例于都省考试,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
《长安志》:礼部南院,四方贡举人都会所也。
首先要搞清一个概念,上述史籍中说贡院和宋以后那种专门省试用的考场贡院是不是一回事。研究来看不是。《唐会要》、《唐国史补》所言贡院是单纯的官署,而非考试用建筑。所谓考功贡院地改置吏部选院,意思其实是说考功贡院这个官署的办公地点划给了吏部选院(即南曹,每岁选人递交解状,然后吏部员外勘磨之所在)。注意,办公地点并不意味着是省试的考试地点。
同理,礼部南院应该是礼部贡院的办公地点,所以四方贡举人至京后需要来此集会报道,但依然和考试地点无关。《唐摭言》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昭宗时进士,所言当不会错。省试考场就是以尚书都堂(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办公的地方)的厅室作考场,属于临时征用性质。因为考场并非宋代以后那种专用的、有高耸围墙的独院,是以权且在厅室周围插满荆棘,防止有人随意出入。这也是文籍中经常用棘场代指考场的缘由。
再有根据《长安志》的描述,礼部贡院的办公地礼部南院和吏部员外的办公地吏部选院是毗邻的。并且他们共用一面墙,礼部挂及第考生榜,吏部挂选人录用榜。如此情形应该是刻意规划的,因为及第人员的档案资料就是从礼部贡院转交给吏部员外,除此还省下再建一堵墙。
可能还有人疑惑,既然礼部贡院就在礼部南院,为何要把榜从北院拿到南院张挂。因为王定保提及的是进士榜,出自礼部侍郎之手。而礼部侍郎自然是在北院办公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7-10 08:43回复
    2.东都贡举:
    高宗、则天、玄宗、代宗四朝,皆曾于洛阳贡举。先说高宗,一生居洛阳九年,此时百官从驾,贡举自然也需迁移。则天迁都后,更是停西京贡举。之后玄宗,类似高宗,至东都就食,则洛阳贡举。而代宗时,从永泰元年至大历十年,长安、洛阳同时贡举,洛阳由东都留守主持。洛阳,自高宗时开始比照长安营建,自然也有尚书都堂,大抵省试在此。
    五.考试内容:
    由于考试内容历代屡有增改,今举其大略。
    秀才科,试方略策五条。
    进士科,初时止试时务策五道,易于秀才。高宗末,加考贴经及杂文两篇。杂文,即箴铭论表等文体。至开元中后期,杂文两篇逐渐演固定为诗、赋各一篇。其中诗的格式是五言排律,十二句六韵。赋为律赋,多以某某六字或八字为韵。于今《文苑英华》中留存大量唐进士诗赋。此外这三场的顺序是贴经、诗赋、问策,每场定去留。之后,顺次又变为诗赋、贴经、问策,再改诗赋、问策、贴经。又有赎贴,即举进士人不通经,作诗一首代之。
    明经科,主考贴经、墨义。也是就说先做填空题,再做阅读理解。后来墨义改成了口义,就是口头作答。此后明经又增考时务策三条,粗通即可。
    额外解释一下,明经所考经典分正经和兼经。《孝经》、《论语》属于兼经,却是基础必修,相当于数学语文。后来加入《老子》,又改为《尔雅》。另外正经有九,《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为小经。此属进阶选修,相当于物理化学地理政治。明经及第的标准是通兼经及正经之二。正经的选择,或一大一小,或两中。所以明经及第又称两经及第。如果说两经是明经科常规考试的话,其下另设有特科考试。有三经,通大、中、小各一。有五经,大经须全通,其余任选三。又有学究一经,大概就是代宗所置孝廉科的演变,其被废除后换个名目并入了明经科。
    明法、明算、明书三科,顾名思义,考法律学、数学、文字训诂学。
    童子科,局限于考《孝经》、《论语》。
    道举科,就是专考道家经典,《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
    孝廉科,《唐会要》记载了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杨绾奏贡举条目曰:孝廉各令精通一经。其取《左氏传》、《公羊》、《谷梁》、《礼记》、《周礼》、《仪礼》、《毛诗》、《尚书》、《周易》,任通一经。每经问义二十条,皆取旁通诸义,务穷根本。试格策三道,问古今治体及当今时务,要取堪行用者。仍每日问一道,频三日毕。观其内容,似是异化版明经。因为按照杨绾的意思是要取消进士、明经。结果是三科并行,就显得孝廉很多余。
    开元礼科,顾名思义,专修开元时修订《开元礼》。
    三礼科,主要考《仪礼》、《周礼》、《礼记》。
    三传科,主要考《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三史科,主要考《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两汉视作一体,算一本书。
    六.参考人员
    一曰乡贡,二曰生徒。
    1.乡贡,即不入官方学馆,而是各府州荐举属县士人赴考。
    各府州根据其等级、户数分配名额,士人先于县中初考,至府州覆核后确定名单,即所谓秋荐、秋贡,大约八、九月份。合格者解送京师,又称发解。比如京兆府解送又作神州解送。玄宗时,京兆府解送生前十名,谓之等第。其他府州贡生每岁十月初,随朝集使入京。朝集使,即每年地方入京汇报人员,刺史、上佐轮流为之。在汉则称上计吏,每岁入计多与本郡所举儒生偕往,故称计偕。唐仍因循此名,称赴考为计偕。
    乡贡也曾废止,比如天宝十二载诏:天下举人不得充乡贡,皆须补国子学生及郡县学生,然后听举。意思就是把乡贡合并到生徒里。但是至德元年又下诏,依前乡贡。
    2.生徒,即由学馆生赴试人员。类似乡贡,先于各学馆初选。学馆包括崇文馆、弘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另天宝之前,各府州学馆也有选送。乡贡崛起后,地方学馆式微。
    崇文馆,隶太子左春坊。贞观中,置崇贤馆。上元二年,改为崇文馆。后延习不换。
    弘文馆,隶门下省。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九年改称弘文馆。神龙元年,改为昭文馆。二年,又改为修文馆。开元二年,复改为昭文馆。至开元七年,再改弘文馆。后延习不换。
    《通典》称置弘文馆于上台,生徒三十人。置崇文馆于东宫,生徒二十人。皆以皇族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散官一品、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尚书、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正三品、供奉官三品子孙、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子孙为之。
    国子学,国子监六学之一。
    太学,国子监六学之一。
    四门学,国子监六学之一。
    至于国子监律学、算学、书学,应是定向培养,只能参加明法、明算、明书考试。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7-10 08:45
    回复
      再者人数,参考《唐六典》、《通典》等,开元中,国子学生三百,取文武官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已上曾孙之为生者。太学生五百人,取文武官五品已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之为生者。四门学,学生五百人、俊士八百人,取文武官七品已上及侯伯子男子之为生者、若庶人子为俊士生者。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皆取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之子为生者。至元和二年,重新定额国子监学生。其中西京国子监总五百五十员,国子馆八十员,太学馆七十员,四门馆三百员,广文馆六十员,律馆二十员,书馆十员,算馆十员。东都国子监总一百员,国子馆十五员,太学馆十五员,四门馆五十员,广文馆十员,律馆十员,书馆三员,算馆二员。
      上文中,元和时提到的广文馆,天宝九载置,领国子监进士业者。意思大概是进士科定向培养,就类似现在北京四中实验班。
      另外,乡贡和生徒及第也有高下之分。《唐摭言》称,开元以前,进士不由两监者,深以为耻。尔后物态浇漓,稔于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故天宝二十载,敕天下举人不得言乡贡,皆须补国子及郡学生。也就是说开元以前看重长安、洛阳两京国子监出身。天宝之后,乡贡逐渐抬头,尤其京兆府、同州、华州解送,被天下士人所追捧。
      七.考试形式
      此处主要以进士为例,明经无可言之处。
      因唐礼部试不糊名,进士就需行卷,即投贽,是举进士人考前向公卿或文坛名士投献平日所业的行为。籍此提升自身声望,并争取朝士的推挽。行卷几日后,再次投献,则谓温卷。所以唐代很多名篇,其时就是干谒诗。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所谓通榜,即公卿可关通主试官,推荐举子促其登第。又因此行为完全是公开化的,故称公荐。此外尚有省卷,即公卷,言考前举进士人须将所业制为卷轴,投送礼部,以作参考。类似现今把平时会考考成绩纳入升学考量。大约始于天宝元年,礼部侍郎、知贡举韦陟所定。
      唐春闱诸科中,需主司亲力亲为的唯有进士科,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座主、门生关系。唐之座主可以说是真座主,因为进士取舍完全是主司一人决定。只要没有泄题,取士无才这些硬伤,纵使皇帝、宰相也无法干涉。总之,外人只有建议权,放与不放全在座主,取舍随心的特点分外突出。比如前面提到的韦陟,史载柳浑举进士,礼部侍郎韦陟异而目之,一举上第。柳浑后至宰相。换句话说,你只要被座主看对了眼,及第十拿九稳。
      当然,元和以来,请托之风日盛,主文难于取舍又是一现实。如长庆中,主文钱徽因杜宰相段文昌私请,被劾取士以私遭贬。大中之后,其势益滋。如咸通末,高湜知贡举,干请尤多,至不能裁。乃抵帽于地曰:决以至公取之,得遣固吾分。
      八.录取人数(进士科)
      因为明经科取士过多且难度不如进士,无详细及第人数记载。明法、明算、明书虽不如明经人多,但以其所学内容社会地位问题更是无人详言。
      今只论进士科(永徽二年之前秀才、进士合计论)。有唐进士,一年最多录取七十九人,比如咸亨四年。最少录取三人,比如显庆元年。平均大概每年二十人出头。
      九.及第人就业情况
      自贞观之后,任官必须守选。就是不论哪科及第后,礼部会以关状形式将考生信息移交吏部(吏部考功司主管科举时则内部移交)。然后吏部员外在尚书都堂试判两小节,即所谓关试。试判两小节即假拟诉讼案狱下判词两道,说白了就像模拟法庭。与铨选时的身言书判中的判类似,但要求低很多。合格之后,才能成为一名选人。
      选人并不立即授官,而是有规定的等待年限。这个居家等待期间,就叫守选。此后每次解官,也都要以前资官身份进行守选,不过那就和科举成绩关系不大了。所以看唐朝墓志,多有解褐后四十年只官四任者,至死才居八品。可知四年任官,五年守选,十年一转,在唐代低级官员中是常态。下面仅就进士、明经两科守选论述。
      进士守选,因为史料较多,可以推定是守选三年。
      明经守选,起初和进士一样,守选三年。但是有先决条件,当番两次。就是在吏部打小工跑腿,一番四十五天,也就是三个月。后来此规定取消,直接守选。据推测,大概是守选七年。
      特殊童子科守选,一般需要守选十数年,加冠以后方可从调。
      十.关于进士的一些称谓
      必先,举进士人未及第前的互称。意思是祝愿对方定先及第。
      先辈,对进士及第人的尊称。即便宰相、座主,也如此称呼。
      前进士,或者具体到方式,如前乡贡进士、前弘文进士,及第人的书面自称。
      进士,同上可具体到方式,未有前字,则是举进士省试下第者的书面自称。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7-10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