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1,630贴子:470,639
  • 9回复贴,共1

《背德的挽歌》聊聊清华简再次循环论证的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赢氏家族的出处。这个史书本身记载明确,但疑古派当年把水又搅浑了,最后还是回归史料叙述。坐实东夷赢氏小宗迁周墟的史实,现代教科书也改过来了,10几年前的事。
烽火戏诸侯的细节。只是一起普通外戚纷争,确实与女子有关,但之后被儒家演绎的太过夸张,不过春秋笔法本来就是为了实现教化意义,也确实记录下来了,没什么可说的。
古文尚书“伪书”。这个现在争议很大,不展开了。
周人与商的关系。周人是商人最忠诚的打手,内讨不臣都可以让周人去处理,周人十分恐惧商人,但也十分尊重,文王的策略并非后世所讲的露骨,商人先王周人极为重视,商周的关系并非雅典与斯巴达,而是罗马与总督。
文王东征的细节。武王做的,文王可没这个胆量。
但清华简也并非铁证,也属于一家之言,出处也不统一。文王当初应该是有异心,周原甲骨作为更早的一手史料证明文王确实曾经私下会盟大量部落、方国。也问卜商祚。
清华简还是时间较晚,很多与记载有异的地方也不能被太过重视,只是提供了另一方面的材料而已。
之前其他战国史料已经对当代历史研究做了很多修正,这个过程会一直延续,让历史更为丰满。如姜尚是一名十分勇猛善战的猛将,年龄确实不小,但性格强悍,典型的鹰派风格,滥杀隐士、屠城等行为并非为了震慑偶然为之,其身份在周人眼中也不太像一般臣下,而是一个强大的地方领主,周人对其都有所恐惧。或许当时君臣关系还没经过周公修正,姜尚也是个杠精,并不那么“听话”,还喜欢带着少量手下与敌人进行群体决斗,既是春秋至师先声。
周公也并非一般文臣形象,并没有后世塑造那般“儒家化”“道德化”而是现实主义者。召公倒是有点德教化的意味,但总归那些都是后世给与的光环。
伐纣成功后周人内部争议很大,迁殷、移殷没有定数,对于胜利、封建,并没有“文王画策”的既定方针,都是一步一步摸索的,三监之乱才把一切画上尾声。伐纣成功后周人一直没有控制好东方,这个毛病一直延续到春秋,淮夷之乱根子还是三监之乱的延续。
现在回流的竹简大多数都是楚简,首先是保存容易,其次是XX猖獗。楚文书的来历一般是齐鲁等东方诸国,并且大多是战国晚期,所以收录的文献有偏向性,儒墨道的派系都是东方系,经常与常见文献有所区别,并且喜欢收录道家文献,与当时的儒墨为主的环境不同。
楚人迁淮后对华夏文化有所混合,把各派各家按自己的理解乱炖,也大量编制“先代伪书”(倒不是攀附,而是为了论证某些学派的学说),对道家伤害最大,如激进的道家黄老一派既是以一堆”伪书“打底,道家法家化与儒家法家化都是楚人搞的,这种因个人理解形成的乱炖制造了很多流传至今的段子,当然秦统一后这种东西就没有市场了,后来汉代重现”古书“并不是用楚典,所幸影响还不算太大。
不过麻烦的是先秦晚期的诸子受到过很大影响,典型就是荀子,还把这套东西给回流了(把这些玩意拿到学宫当教材),当然荀子的孙氏之儒根子上就是”异端“,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东西不管哪的都会拿来为我所用,也可以理解,也导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受重视。
庄子一派本身十分厌恶楚人,但楚人也非常搞笑,虚怀若谷,把很多庄周编排楚人的段子完整收录了,这点确实值得表扬,但归根结底还是庄子这套楚人比较受用,其他各派编排楚人的段子楚人就没那么客气了。
同样庄子后学编排儒家的文献也多亏楚人多有保留,这些东西在独尊儒术后还能存在多依赖楚人把他进行道家化包装,但墨家比较倒霉,楚人不太喜欢(楚人奴役羁縻了大量族群,怕出事),所以墨家言行留存至今的很少,秦后又回归的材料也较少,楚人确实在保留诸夏”异端“文化上有较大贡献,但终归还是选择性的,也比较可惜。
看得明白吗


IP属地:山西1楼2023-03-29 21:39回复
    虽然不属于五代十国,但是聊点稍微专业点的东西吧,有点太水了


    IP属地:山西2楼2023-03-29 21:45
    回复
      秦代以前的史书被篡改的太多,反正从儒家掌权开始,史书已经不可尽信了 !


      IP属地:河南5楼2023-03-31 11:40
      收起回复
        签到打卡,nimamaqianri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4-06 0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