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教吧 关注:20,607贴子:113,735

百回详注(西游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07 21:30回复
    西游原旨
    西游原旨序
    西游记者,元初龙门教祖长春丘真君之所著也。其书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古人所不敢道者,真君道之;古人所不敢泄者,真君泄之。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其造化枢纽,修养窍妙,无不详明且备,可谓拔天根而钻鬼窟,开生门而闭死户,实还元返本之源流,归根复命之阶梯。悟之者,在儒即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不待走十万八千之路,而三藏真经可取;不必邅八十一难之苦,而一筋斗云可过;不必用降妖除怪之法,而一金篐棒可毕。盖西天取经,演法华金刚之三昧;四众白马,发河洛周易之天机;九九归真,明参同悟真之奥妙;千魔百怪,劈异端傍门之妄作;穹历异邦,指脚踏实地之工程。三藏收三徒而到西天,能尽性者必须至命;三徒归三藏而成正果,能了命者还当修性;贞观十三年上西,十四年回东,贞下有还元之秘要;如来造三藏真经,五圣取一藏传世,三五有合一之神功;全部要旨正在于此。其有裨于圣道,启发乎后学者,岂浅鲜哉!憺漪道人汪象旭,未达此意,妄议私猜,仅取一叶半简,以心猿意马毕其全旨,且注脚每多戏谑之语,妄诞之辞。噫!此解一出,不特埋没作者之心,亦且大误后世之志士。使千百世不知西游为何书者,皆自汪氏始,其遗害尚可言乎?继此,或目以顽空,或指为执相,或猜以采战,或疑为闺丹,千枝百叶,各出其说,凭心自造,奇奇怪怪,不可枚举,此孔子不得不哭麟,卞和不得不泣玉也。我国朝悟一子陈先生真诠一出,诸伪显然,教百年埋没之西游,至此方得释然矣。但其辞虽精,其理虽明,而于次第之间,仍未贯通,使当年原旨,犹不能尽彰,未免尽美而未尽善耳。予今不揣愚鲁,于每回之下,再三推敲,细微注释,有已经悟一子道破者,兹不复赘,有遗而未解,解而未详者,逐节绎出,分析层次,贯串一气,若包藏卦象,引证经书处,无不一一释明,俾有志于性命之学者,原始要终,一目了然,知此西游乃三教一家之理,性命双修之道,庶不惑于邪说淫辞,误入异端傍门之途。至于文墨之工拙,则非予之所计也。
    时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初秋三日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叙于金城白道楼
    栖云山道人西游原旨叙
    阴符清静参同契,丹经也。西游一书,为邱真君著作,人皆艳闻乐道,而未有能知其原旨者。其视西游也,几等等演义传奇而已。苐于戊午之秋,得晤栖云山悟元道人于兰山之金天观,出其修真辨难、阴符参同契诸经注解,盖已大洩先天之秘,显示还丹之方,冣后出其西游原旨一书,其序其注,云诗其结,使邱真君微言妙旨,昭若日星,沛如江海,乃知西游一记,即阴符也,即参同也,周易也,修真辨难也。西游原旨之书一出,而一书之原还云原,旨归其旨,直使万世之读西游者,亦得旨知其旨,原还云原矣。道人之功,吏岂微哉!一灯照幽宝,百邪自遁藏,从兹以往,人人读西游,人人知原旨;人人知原旨,人人得西游。迷津一筏,普渡万生,可以作人,可以作佛,可以作仙,道不远人,其在斯乎,其在[ ]乎?
    嘉庆三年中秋前三日癸卯科举人灵武水香居士梁联第一峰甫浑然子薰沐拜题
    读法诗结序
    西游原旨,脱稿多年,今欲付梓,共诸知音。因通部文本注语,不下百万之字,孤煢一身,杖头百文,未得如愿。固镇瑞英谢君,义士也。与予厚交,素有刻刊之意,未行辞世。乃郎思孝思悌,欲了父愿,来山请事。予因所费极多,独立难成,仅摘刻读法四十五条,注解结尾,七言绝句诗一百首,分为上下二卷。虽语句不多,而通部大意皆包括在内,聊以为读西游者,助一烛之光,此予之愿,亦瑞英父子之愿也。
    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秋吉日素朴散人再叙於栖云山自在窝中

    尝读庄子断轮之说,而不胜慨然也。圣贤四书六籍,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其为世所童而习糿而安者,尽人而皆然也。顾安得尽人而领圣贤之精髓乎?审如是也。知龙门邱真人西游记一书,又何以读焉?其事怪诞而不经,其言游戏而无纪,读之者,孰不视为传奇小说乎?虽然,庄子抑又有言矣,筌者所以得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得兔,得兔而忘蹄。盖欲得兔,舍筌蹄知无所藉 ,既得鱼兔,[氵*尸@工]筌蹄知何以自然。数百年来,有悟一子之真诠,而后读之者,始知西游记为修炼性命之书矣。然其中有缺焉而未解,与焉而未详者,则尽美而未尽善也。习邑悟元子,同流杰士也。其於阴符道德参同悟真,无不究心矣。间常常读斯书,二十余年,细玩白文,详味诠注。始也由象以求言,由言以求意,继也得意而忘言,得言而忘象,更著西游原旨,并撰读法,缺者补之,略者详之,发悟一子之所未发,明悟一子之所未明,俾后之读西游记者,以为入门之筌蹄也。即由是而心领神会,以驯至於得鱼忘筌,得兔忘蹄焉,亦无不可也。岂必尽如断轮之说,徒得古人之糟粕已耶。
    嘉庆己未春二月题於龙山书屋中皋邑介菴杨春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07 21:43
    回复
      悟元子注西游原旨序
      大道传自太古,问答始於黄帝问道於广成子。言简意该。由汉唐以来,神仙迭出,丹经日广,然皆发明微妙之旨,言理者多,言事者少。若是既有悟者,即有昧者。长春邱真人复以事明理,作西游记以释厄,欲观者因事明理,俾学人易悟。后人仍有错解,不悟立言之精义者。是书行於世,益尚不博,幸得悟一子陈先生作解注,详细指出书中之元妙,奥义始明。然注中尚有未便直抉其精蕴者,亦有难於笔之於书者。今得悟元子刘先生原旨,其所未备者备,其所未明者明,以补陈注之缺。不但悟一子之注即成全璧,而长春真人作者之本意,亦尽阐发宣露无余蕴矣。使读西游记之学人,合而观之,一刹时间,爽然豁然,惺悟於二悟子之悟矣。余本世之武夫鲁汉,阅之尚觉开心快意,况世之文人墨士,阅之自必有触境入处。是二子之注,功翼西游,西游之书,功翼宗门元教。自兹以往,悟而成道者,吾不知有恒河之几多倍矣。
      嘉庆六年岁次辛酉三月三日序
      宁夏將军仍兼甘肃提督丰宁苏宁阿
      西游原旨读法
      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著
      门人冲和张阳全校阅
      后进学人夏恒重刊
      一西游之书乃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古人不敢言者,丘祖言之,古人不敢道者,丘祖道之,大露天机,所关最重。是书在处,有天神护守,读者须当净手焚香,诚敬开读。如觉闷倦,即合卷高供,不得亵慢。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立言,与禅机颇同,其用意处,尽在言外,或藏於俗语常言中,或托於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其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别其真假,或借假以发真,或从正以劈邪,千变万化,神出鬼没,最难测度,学者须要极深研几,莫在文字上隔靴搔痒,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神仙之书也,与才子之书不同。才子之书论世道,似真而实假;神仙之书谈天道,似假而实真。才子之书尚其文,词华而理浅;神仙之书尚其意,言淡而理深。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贯通三教一家之理,在释则为金刚法华,在儒则为河洛周易,在道则为参同悟真,故以西天取经,发金刚法华之秘,以九九归真,阐参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师徒,演河洛周易之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一句有一句之意,一字有一字之意,真人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世法道法说尽,天时人事说尽,至於学道之法,修行应世之法,无不说尽。乃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转生杀之法,窃造化之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非一切执心着意、玩空寂灭之事。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个真实妙理来,才不是枉费功夫。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大道,乃先天虚无之学,非一切后天色相之邪术。先将御女闺丹、炉火烧炼劈开,然后穷究正理,方有着落。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宗公案,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多寡不等,其立言主意,皆在公案冠首已明明题说出了,若大意过去,未免无头无脑,不特妙义难参,即文辞亦难读看。阅者须要辨清来脉再看下文,方有着落。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回妙义全在题纲二句上。题纲要紧字眼,不过一二字。如首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即上句字眼,心性即下句字眼,可见灵根是灵根,心性是心性,特用心性修灵根,非修心性即修灵根,何等清亮?何等分明?如次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即上句字眼,断魔即下句字眼,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知行相需,可以归本合元神矣。篇中千言万语,变化离合,总不外此提纲之意,回回如此,须要着眼,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取真经即取西游之真经,非西游之外别有真经可取,是不过借如来传经以传西游耳。能明西游,则如来三藏真经即在是矣。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二句总结,乃全案之骨子,其中无数妙义,皆在此二句上着落,不可轻易放过,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乃三五合一,贞下起元之理,故唐僧贞观十三年登程,路收三徒,十四年回东,此处最要着眼。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通关牒文乃行道者之执照凭信,为全部之大关目,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07 21:45
      回复
        一西游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口诀处。惟有破绽,然后可以起后人之疑。心不疑,不能用心思,此是真人用意深处,下笔妙处。如悟空齐天大圣,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元奘生於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雠,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莲花洞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此等处大要着意。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通关牒文有各国宝印,乃西游之妙旨,为修行人安身立命之处,即他家不死之方,此等处须要追究出个真正原由来。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隐寓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之意,其与取经回东,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着紧合尖处,莫如巴蕉洞、通天河、朱紫国三案。巴蕉洞言火候次序,至矣尽矣;通天河辨药物斤两,至矣尽矣;朱紫国写招摄作用,至矣尽矣。学者若於此处参入,则金丹大道可得其大半矣。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合说者,有分说者。首七回,合说也,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具备。其下九十三回,或言正,或言邪,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撥火候之差,不过就一事而分晰之,总不出首七回之妙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即孔子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穷理也;悟彻菩提妙理,穷理也。断魔归本,尽性也。取金篐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至命也。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穷理也。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尽性也。收三徒,过流沙河,至命也。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穷理尽性至之学。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劈邪归正,有证正劈邪之笔,如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附马,证正中劈邪也;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劈邪归正也。真人一意双关,费尽多少老婆心,盖欲人人成仙,个个作佛耳。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写正道处,有劈旁门处。诸山洞妖精,劈旁门也;诸国土君王,写正道也;此全部本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所称妖精,有正道中妖精,有邪道中妖精。如小西天狮驼洞等妖,旁门邪道妖也;如牛魔王、罗刹女、灵感大王、赛太岁、玉兔儿,乃正道中未化之妖,与别的妖不同,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演卦象有重复者,特因一事而发之,虽卦同而意别,各有所指,故不妨重复出之。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欲示真而先劈假之法。如欲写两界山行者之真虎,而先以双蚁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蚁岭蛇虫引之;欲写行者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通部多用此意。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最难解而极易解者,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方得正果乎?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不同而大同者。如西游记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公案著之於前乎?殊不知悟空生身於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於东土大唐;悟空学道於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於西天雷音;悟空明大道而回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国;悟空出炉后而入於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於西天。事不同而理同,总一西游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到极难处,行者即求救於观音,为西游之大关目,即为修行人之最要着。盖以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前七回,由命以及性,自有为而入无为也;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也。通部大义不过如是。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太极而统五行也;三徒归三藏,五行而成太极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言唐僧师徒处,名讳有二,不可一概而论。如元奘、悟空、悟能、悟净,言道之体也;三藏、行者、八戒、和尚,言道之用也。体不离用,用不离体,所以一人有二名。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写唐僧师徒,有正用,有借用。如称陈元奘唐三藏,孙悟空孙行者,猪八戒猪悟能,沙悟净沙和尚,正用也;称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借用也。正用专言性命之实理,借用兼形世间之学人。不得一列混看。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以三徒喻外五行之大药,属於先天,非后天有形有象之五行可比,须要辨明源头,不得在肉皮囊上找寻。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07 21:49
        回复
          一西游写三徒皆具丑相。丑相者,异相也。异相即妙相。正说着丑,行着妙,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三徒到处,人多不识,见之惊疑。此等处须要细心辨别。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写三徒本事不一。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虽说七十二变,其实千变万化,不可以数计。何则?行者为水中金,乃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八戒为火中木,乃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於沙僧者,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合阴阳,所以不变。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写三徒神兵大有分晓。八戒、沙僧神兵,随身而带,惟行者金篐棒变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方可取出。此何以故?夫钉钯宝杖虽是法宝,乃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自己现成,若金篐棒,乃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之旨,系以术延命之法,自虚无中结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纵横天地莫遮栏,所以藏在耳内。这些子机秘妙用,与钉钯宝杖天地悬远。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以三徒喻五行之体,以三兵喻五行之用。五行攒簇,体用俱备,所以能宝唐僧,取真经,见真佛。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写悟空每到极难处,拔毫毛变化得胜。但毛不一,变化亦不一。或拔脑后毛,或拔左臂毛,或拔右臂毛,或拔两臂毛,或拔尾上毛,大有分别,不可不细心辨别。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写悟空变人物,有自变者,有以棒变者,有以毫毛变者。自变棒变,真变也;毫毛变,假变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称悟空,称大圣,称行者,大有分别,不可一概而论,须要看来脉如何。来脉真则为真,来脉假则为假,万勿以真者作假,假者作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悟空到处自称孙外公,又题五百年前公案。孙外公者,内无也;五百年前者,先天也。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乃他家不死之方,非一己所产之物。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盖行者之名,系唐僧所起之混名也。混名之名,有以悟的必须行的说者,有以一概修行说者。妖精所困之行者,是就修行人说,莫得指鹿为马。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此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经人注解者不可胜数,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悟一子真诠为西游注解第一家,未免亦有见不到处。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须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庶不至有以讹传讹之差。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读西游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处,不肯休歇。如有所会,再看他人注解,扩充自己识见,则他人所解之臧否可辨,而我所悟之是非亦可知。如此用功,久必深造自得。然亦不可自以为是,尤当求师印证,方能真知灼见,不至有似是而非之差。
          以上四十五条,皆读西游之要法,谨录卷首,以结知音,愿读者留心焉。
          西游原旨诗结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灵根育孕本先天,藏在后天是水铅。悟得真心明本性,不空不色自方圆。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性命天机深又深,工程药火细追寻。求师诀破生身妙,取坎填离到宝林。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服 九幽十类尽除名
          分明一味水中金,收得他来放下心。攒簇五行全体就,长生不死鬼神钦。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归根复命是还丹,养到纯阳再换坛。不晓个中消息意,圣基虽入道难完。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阳极阴生姤即连,此中消息要师传。含章在内神功妙,知者夺来造化权。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音 小圣施威降大圣
          大观若也更神观,否泰盈虚怎得瞒。用九随时兼用六,执中精一结灵丹。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九还七返大丹功,炼就纯阳再变通。了命弗知兼了性,法身到底不飞翀。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金液还丹教外传,五行四象火功全,求师诀破其中奥,了悟源流好上船。
          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雠报本
          丹法原来造化基,逆生顺死妙中奇。仙翁指出还原理,怎奈旁门自己迷。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07 21:51
          回复
            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
            人生在世似浮沤,背理违天谁肯休。任尔堆金多积玉,怎能买得命长留。
            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
            天堂地狱在心头,善恶分明祸福由,富贵不淫贫贱乐,可生可死有何愁。
            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存诚去妄法虽良,究竟难逃生死乡。何若金丹微妙诀,超凡入圣了无常。
            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未修仙道先修人,人与虎蛇作近邻。急脱诸般凶恶念,小心敬谨保天真。
            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已修人事急修仙,这个天机要口传。翻过五行归正觉,霎时六贼化飞烟。
            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大道原来仗火功,修持次序要深穷。鑑形闭静都抛去,步步归真莫着空。
            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迷徒不识本原因,误认皮囊有宝珍。心肾相交为大道,火生于木自伤身。
            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真阳不在肾中藏,强闭阴精非妙方。会得神观微妙法,消除色欲不张遑。
            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辨明心肾假阴阳,急问他家不死方。木母金公同类物,调和决定到仙乡。
            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震兑交欢大道基,金从木顺是天机。打开个里真消息,非色非空心不迷。
            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心动意迷志不专,修行往往被他牵。劝君戒惧勤防备,莫起风尘障道缘。
            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猖狂惑乱失灵明,大要留心念不生,拄杖如能常稳定,何愁妄意不归诚。
            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义奉法收悟净
            真土匿藏流性中,恃强戒定不成功,若非伏气行柔道,彼此何能言语通。
            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若还原本急明心,莫被尘缘梢有侵,返照回光离色相,绝情绝欲退群阴。
            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五行精一是灵根,生在乾家长在坤。君子得舆留硕果,趁时窃取返阳魂。
            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人人妄想服金丹,弄尽旁门枉作难。抛去珍珠寻土块,俱将原本并根剜。
            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要活灵根有妙方,不须别处问端详。慈悲净水勤浇灌,攒簇五行即返阳。
            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人生大患有其身,为食为衣坏本真。若也阴柔无果断,霎时认假失元神。
            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从来用义以成仁,杀里求生最妙神。这个机关知不的,行行步步起魔尘。
            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脱难须当脱难根,若无义道难终存。总然信宝忙中现,难免转时戒定昏。
            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若将白骨认为真,便是邪魔害法身。脚力诚然归实地,何愁斗柄不回寅。
            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释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性去求情仁合义,金来恋木义成仁。智中全信分邪正,礼道兼行保本真。
            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修真火候要周全,年月日时一气连。未悟河图深奥理,方才举步有灾愆。
            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河图妙理是先天,顺则生人逆则仙,闭艮开坤离外道,阴阳转过火生莲。
            三十四回  魔头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休施巧伪枉劳心,别有天机值万金。扑灭狐疑真土现,腾那变化点群阴。
            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五行攒簇已通灵,别立乾坤再炼形,剥尽群阴无滓质,虚空打破上云軿。
            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身在宝林莫问禅,心猿正处伏诸缘。中和两用无偏倚,明月当空照大千。
            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黑中有白是真阳,生在杳冥恍惚乡,若待地雷声动处,神明默运返灵光。
            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向生身处问原因,子母相逢便识真。金木同功真宝现,法财两用返元神。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4-07 21:53
            回复
              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金丹大药最通神,本是虚无窍里真。窃得归来吞入腹,霎时枯骨又回春。
              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圭木母空
              善恶机心最败行,机心一动燥心生,未明这个凶危事,稍有烟尘道不成。
              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暴燥无情不可当。阴阳反复丧天良。真心本性同伤损,怎似虚容是妙方。
              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清心寡欲是良医,气质全消进圣基,性静原来无暴燥,神明自不入昏迷。
              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水性飘流最误人,生情起欲陷天真。此中消息须看破,断绝贪痴静养神。
              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运气搬精俱作妖,谁知法身自逍遥。若于根本求元运,无限邪行一笔消。
              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三教原来是一家,牟尼太极即金花。若无大圣留真诀,叶叶枝枝尽走差。
              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旁门外道尽争强,弃正从邪命不长,别有心传真口诀,入生出死上天堂。
              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河 金木垂慈救小童
              执中精一有真传,药物工程火候全。金木同功离坎辏,后天之内复先天。
              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五行攒簇已还元,住火停轮是法言。若也持盈心未已,有伤和气必遭蹇。
              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兰
              心忙性燥道难全,总是丹成有变迁。静养婴儿归自在,随时脱化出尘缘。
              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情乱性从爱欲深,出真入假背良心。可叹皮相痴迷汉,衣食忙忙苦恼侵。
              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自无拄杖用何功,外面搜求总落空。任尔登天能入地。终归大化入坑中。
              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穷理必须穷入神,博闻多见未为真,果然悟到如来处,知致意诚养法身。
              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痴迷每每服红铅,怀抱鬼胎妄想仙。怎晓华池真一水,些儿入腹便延年。
              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烟花寨里最迷真,志士逢之莫可亲。对景忘情毫不动,借他宝信炼元神。
              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色中利害最难防,或着或空俱不良。正性修持归大觉,有无悉却保真阳。
              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大道修持怕有心,有心行道孽根深。却除妄想重增病,因假失真无处寻。
              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无心不是着空无,如有着空入假途。试问参禅修静客,几人曾得到仙都。
              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隐微真假谁能知,须要幽独自辨之。非色非空归妙觉,借真除假见牟尼。
              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阴阳匹配始成丹,水火不调道不完。用六休教为六用,剥中求复有余欢。
              六十回  牛魔王大战赴华延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未济如何才得济,依真作假运神功。中孚露出虚灵物,绝灭七情道气冲。
              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阳极生阴理自然,能明大小火功全。观天造化随时用,离坎相交一气旋。
              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扫除一切净心田,循序登高了性天。可笑旁门外道客,着空执相尽虚悬。
              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护宝贝
              着空着色尽为魔,不晓戒行怎奈何。大道分明无怪诞,存诚去妄斩葛萝。
              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修行急早戒荆棘,不戒荆棘道路迷。饶尔谈天还论地,弃真入假总庸愚。
              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象皆遭大厄难
              禅关话句并机锋,埋没如来妙觉宗,不晓其中藏祸害,心思枉费反招凶。
              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三教圣人有实功,顽空寂灭不相同。存诚去妄归真道,结果收园称大雄。
              六十七回  拯救陀罗禅性稳 脱离污秽道心清
              清静门中意味深,贪图货利秽污侵。急须看破寻真路,大隐廛林养道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07 21:54
              回复
                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善中起见动人心,怎晓尘情利害深,欲救本原完大道,潜藏默运化群阴。
                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火功运到始方圆,由勉抵安道可全。消尽后天离色相,不生不灭大罗仙。
                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磨划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通前达后理无差,性命双修是作家。若遇真师传妙诀,功完行满赴龙沙。
                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贞下还原是首经,五行攒簇最空灵。西游演出图书理,知者修持入圣庭。
                西游原旨歌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闹幽。
                先天气,是灵根,大道不离元牝门。悟彻妙理归原本,执两用中命长存。
                还丹到手温养足,阳极阴生早防惛。趁他一姤夺造化,与天争权鬼神奔。
                观天道,知消长,阴阳变化凭象罔。收得大药入鼎炉,七返火足出罗网。
                五行浑化见真如,形神俱妙自在享。性命双修始成真,打破虚空方畅爽。
                这个理,教外传,药物火候不一般。知的父母生身处,返本还元作佛仙。
                愚人不识天爵贵,争名夺利入黄泉。怎如作福修功德,访拜名师保天年。
                修行人,听吾劝,脚踏实地休枝蔓,凡龙凡虎急须除,休将性命作妖饭。
                翻去五行唤金公,得其一兮可毕万。神明默运察火候,任重道远了心愿。
                心肾气,非阴阳,金木相并出老庄。除却假土寻真土,复我原本入中黄。
                原本全凭禅心定,培养灵根寿无疆。不是旁门乱造作,别有自在不死方。
                肉尸骸,要看破,莫为饥寒废功课。道念一差五行分,戒行两用造化大。
                不明正理迷真性,五行相克受折剉。腾那变化消群阴,笑他瞎汉都空过。
                诸缘灭,见月明,须悟神化是法程。生身母处问邪正,取坎填离死复生。
                戒得火性归自在,除去水性任纵横。多少搬运工夫客,谁知三教一家行。
                三教里,河图道,执中精一口难告。金木同功调阴阳,自有而无要深造。
                功成自有脱化日,返本还元不老耄。谨防爱欲迷心神,入他圈套失节操。
                服精粟,采红铅,皆执色相想神仙。谁知大道真寂灭,有体有用是法船。
                阴阳调和须顺导,水火相济要倒颠。扫尽心田魔归正,五行攒处却万缘。
                戒荆棘,莫谭诗,口头虚文何益之?稳性清心脱旧染,除病修真是良医。
                说甚采战与烧炼,尽是迷本灾毒基。更有师心高傲辈,冒听冒传将自欺。
                防淫辞,息邪说,坏却良心寿夭折。莫教失脚无底洞,全要真阴本性洁。
                和光混俗运神功,金木扶持隐雾灭。道以得济始全真,屋漏有欺天不悦。
                道为己,德为人,施法度迷才入神。不似利徒多惑众,自有心传盗道真。
                假装高明剥民脂,伤天害理总沉沦。阴阳配合金丹诀,依假修真是来因。
                未离尘,还有难,莫为口腹被人绊。浅露圭角必招凶,显晦不测男儿汉。
                猿熟马驯见真如,九还七返寿无算。天人浑化了无生,千灵万圣都称赞。
                学道的,仔细参,西游不是野狐禅。劈破一切旁门路,贞下起元指先天。
                了性了命有无理,成仙成佛造化篇。急访明师求口诀,得意忘言去蹄筌。
                勇猛精进勤修炼,返老还童寿万年。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4-07 21:57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4-07 22:10
                  回复
                    百 回 详 注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悟元子曰: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一失人身,永久恶趣,可惧可怕。举世之人,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醉生梦死,碌碌一世;入于苦海而罔觉,陷诸火坑而不知,以苦为乐,以假为真。殊不知一切尘缘世事,俱是戕性之刀斧;恩爱牵缠,无非丧命之井坑。他时阎王老子打算饭钱,当得甚事?纵有金穴银山,带不得些个;孝子贤孙,替不得分毫。只落的罪孽随身,万般虚妄。所以历代丹经,群真道书,传流后世,使人寻文解义,脱火坑,出苦海,弃妄存真,以保性命。然而书愈多,人愈惑,其辞意幽深,终难窥其底蕴。
                    长春真人度世心切,作《西游记》,去譬喻而就实着,略文章而来常言,特欲人人成仙,个个作佛耳。观於部首一诗,末联云:“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而知真人一片度世之婆心,不为不切矣。盖《西游》之道,金丹之道,造化之道,’无非元会之道。其中所言内阴阳、外阴阳、顺五行、逆五行、火候药物、天道人事,无不悉具。若有明眼者,悟得唐僧四众,即阴阳五行之道;袈裟、锡杖、宝杖、金箍棒、九齿钯,即元会之功;千魔百障、山川国土,即修真之厄;通关牒文、九颗宝英三藏真经,即释厄之印证;可以脱生死、出轮回、超尘世、入圣基,能修无量寿身,能成金刚不坏,非释厄而何?后之迷徒,多不得正解,旁猜私议,邪说淫辞,紊乱仙经,不特不能释厄,而且有以滋厄,大非当年作者之本意,岂不可伤可叹?
                    予自得龛谷、仙留之旨,捧读之下,多有受益,始知此书为天神所密,举世道人,无能达此,数百年来,知音者惟悟一子陈公一人而已。予因追仙翁释厄之心,仿陈公《真诠》之意,不揣愚鲁,每回加一注脚,共诸同人,早自释厄,是所本愿。
                    如首回大书特书曰:“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可谓拔天根而凿理窟,何等简当?何等显亮?人或以心意猜《西游》,不但不识灵根,而并不识心意。殊不知灵根是灵根,心意是心意。所言“心性修持”者,特用心性修持灵根以生道,非修心性即是道。此二句不特为首回之提纲,亦即为全部之要旨,读者若能将此灵根心性,辨得分明,有会于心,则要旨已得,其余九十九回,可以循文搜意,而见其肯綮矣。
                    试申首回之义。夫所谓灵根者,乃先天虚无之一气,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祖气;儒曰太极,释曰圆觉,道曰金丹,虽名不一,无非形容此一气也。真人下笔显道,首叙天地之数,一元十二会,混饨初分,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以明天地人三才,皆自一气而生也。三才既自一气而生,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是人之灵根,即先天虚无之一气。这个气,浑浑沦沦,虚圆不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具众理而应万事,故谓灵根。此灵根也,以气言之,为浩然正气;以德言之,为秉彝之良。此气此德,非色非空,不有不无,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故生于东胜神洲做来国花果山也。
                    “东”为生气之方,“胜”者生气之旺象,“神”者妙万物而言,即一而神,所谓神州赤县者是也。“傲来国”者,无所从来,真空之谓,即生气一神之本体。“花果山”者,花属阴,果属阳,开花结果,阴阳兼该,妙有之谓,即两而化,乃生气一神之妙用。一神者,“无名天地之始”;两化者,“有名万物之母”。“花果山在大海中”者,海为众水朝宗之处,象一气为众妙之门,无德不具,无理不备,为成圣、成佛、成仙之根本,故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也。
                    “山顶上有一块仙石”者,一气浑然,太极之象也。“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气”,“九宫八卦”,是真空而含妙有,其为物不二,生物不测,先天中之先天也;“感日精月华,内育仙胎”,是妙有而藏真空,阴阳交感,其中又生一气,后天中之先天也。
                    “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者,石为土之精,为坚固赖久之物,卵球为至圆无亏之物;猴属申,申为庚金,金亦为坚固不坏之物,俱状先天灵根,其性刚健,圆成无碍,本于一气,非一切后天滓质之物可比。“五官俱备,四肢皆全,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者,灵根真空妙有,阴阳五行四象之气,无不俱备。其光通天彻地,即有天地造化之能,已与天地合而为一矣。
                    “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者,盖灵根在人身中,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但“百姓日用而不知”耳。“服饵水食,金光潜息”者,先天人于后天,知识开而灵根昧,真变为假,于是邪正不分,理欲交杂,鸟兽同居矣。即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者”是也。然虽先天灵根为后天所昧,而犹未尽泯于后天,是在有志者,善为钻研出道之源流,返本还元耳。灵极具有先天真一之气,又名先天真一之水,此水顺则生人、生物,道则为圣、为仙。“水帘洞铁板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4-07 22:30
                    回复
                      ,祖师端坐台上,正得舆顺止之象。
                      诗曰:“大觉金仙没垢姿”者,脱离群阴,真空之谓也;“西方妙相祖菩提”者,复返正气,妙有之谓也;“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者,真空妙有,不生不灭,全气全神,三三行满,体化纯阳,万万功成,德配天地矣;“空寂自然随变化”者,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真如本性任为之”者,一念纯真,应灵不昧也;“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者,道成之后,为金刚不坏之体,与天齐寿,历劫常存,永为无漏真人。非深明天心之大法师,其孰能与于斯乎?明心之法,全在由《剥》而《复》之功,若不知明心之法,一举一动皆是人心用事。天心不见,便是“小人剥庐”,何能到的与天齐寿庄严之体乎?但此明心大法,人不易知,亦不易行,非可侥幸而就,必须牢把念头,立志长久,期于必得而后已。曰“十数年方到”,曰“既是逐渐来的也罢”,其提醒我后人者,何其切欤!
                      提纲曰:“心性修持大道生”,盖修持大道,心固不可不明,而性亦不可不见,若不见性,心无所体,不能到真空之地,此性所当急知也。此等语,莫作闲言,大有深意,一切学人,误认气质之性为真性,遂勉强制伏,终归顽空下乘之流。殊不知此乃后天之假性,而非先天之真性。故祖师道:“不是这个性。”真是脑后棒敲,叫人吃惊矣。曰:“我无父母”,曰;“却是天地生成的”,则是秉之天地生成之性为真性;受之父母血气之性,非真性可知矣。真性者,即灵根之继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取个姓氏,叫姓孙”,空而不空也;“起个法名叫悟空”,不空而空也。曰:“好!好!好!今日方知姓”;曰:“好!好!好!自个叫做孙悟空”。知得此性,悟得此空,则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有无一致,色空无碍;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弃后天顽空,而修先天真空;方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虽口有性,其实无性;虽曰悟空,其实不空。故结云:“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诗曰:
                      灵根育孕本先天,藏在后天是水铅。
                      悟得真心明本性,不空不色自方圆。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悟元子曰:上回已提出大道之根源,心性之修持,终未言其如何修,如何持。故此回逐节发明,使学者急求师诀,大悟大彻,勇猛精进也。
                      “妙演三乘”一诗,已写尽真传之妙,一切旁门可晓然悟矣。试申之;“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者,仙佛门中,有上中下三乘之法,若非明师诀破,干技百叶无可捉摸,其不为野狐所迷也几希。惟妙演之,精微悉知,万法皆通,庶不入于中下二乘之途。“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者,“一”字、“三”字、“如”字,皆道法之骨髓,作用之窍妙,非善通阴阳,精明造化者不能知。盖天地消息之道,一会道也;真空妙有之机,一会禅也;配合三家而为一家,四象和合,五行攒簇,出于自然,并无强作,本如然也。但这个一会三家之秘,非师罔知,惟师说之讲之,方能得真。“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元”者,言命理既知,性理不可不晓,“一”字之义,与上“一”字不可同看。上“一”字,言有为之火候;此“一”字,言无为之下手。盖皈诚则万法俱空,真实无妄;无生则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先修命,后修性,性命俱了,方是无上至真之妙道。庄子所谓“摄精神而长生,忘精神而无生”者此也。若有知音者,闻到此处,能不眉花眼笑,手舞足蹈乎?
                      “悟空烂桃山吃了七次饱挑”,是由《剥》而《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机,乃金丹下手之口诀,而非等夫三百六十旁门之邪行也。其所言“三百六十旁门,皆有正果”,是言其旁门之正果,而非天仙之正果也。正阳翁云:“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若然,其第三百六十门而已哉!故祖师于术、流、动、静四大门,先批其妄,余者可类推而知,既破其旁门,可入于正道。
                      “祖师手持戒尺,打悟空”一段,读者至此,未免猜疑,师乃试人贤愚之法耳。殊不知祖师打悟空,悟空打盘谜,一传一受,长生不死的大法门,与天同寿的真功果,早已明明道出,而人不知也。祖师不打别处,而打头上者,是叫猛醒回头及早修持也。“打三下”者,是暗点三日月出庚方,在卦为《复》,在时为子,先天药生之候也。“倒背手走入里面”者,是运转斗柄药自外来也。“将中门关上”者,是谨封牢藏,送归上釜,允执厥中也。“撇下大众而去”者,是诸缘尽灭,百虑俱息,归于无何有之乡也。悟空打破此中盘谜,暗暗在心,可谓知其窍,而得其妙矣。此种学问,若非明师指点,岂能知之?故菩提云:“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叫口困舌头干”。此的言也。既曰悟空打破盘谜,已是得其心传矣,而悟空又求长生之道,菩提“显密圆通”一诗,又说何事?岂不令人生疑?是特有说焉。前之盘谜,是顿悟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4-07 22:35
                      回复
                        是顿悟之天机;后之一诗,乃采取之功用。天机只可暗点,功用不妨明示。祖师云:“你既识破盘中之谜,当传你长生之妙道。”识破盘中之谜,不知长生妙道,与不识者等,何能成天下希有之事哉?
                        诗曰:“显密圆通真妙诀,借修性命无他说。”显、密、圆、通四字,乃金丹作用之着紧合尖处。“显”者,验之于外,用刚道也;“密”者,存之于内,用柔道也;“圆”者,不偏不倚,执中也;“通”者,变通不拘,行权也。以此四法,借修大丹,刚柔不拘,执中用权,深造自得,可以为圣,可以为仙,可以为佛,乃至真至妙之诀也。“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者,精气神为修丹上药三品,稍有漏泄,灵丹不结,故必谨固牢藏,会三归一,不敢少有懈怠耳。“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者,言若欲保此精气神之三物,须先屏除邪欲,炼已持心,邪欲去而燥火不生,则三品大药凝结,身心大定,而得以清凉矣。“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者,心无所染,空空洞洞,虚室生白,神明自来,如一轮明月当空,光无不通矣。“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者,月藏兔,阴中有阳之象;日藏乌,阳中有阴之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合一,龟蛇自然盘结,而水火相济矣。“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者,阴阳凝结,性命到手,如火中种出金莲矣。“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者,金丹之道,全在攒簇五行,逆施造化,于杀机中求生气,在死关口运活法。木本上浮,金本下沉,水本下流,火本上焰,土本重浊,此顺行之道,五行各一其性,法界火坑,则生人物也。今也木上浮而使之下沉,金下沉而使之上浮,水下流而使之反上,火上焰而使之就下,上本滞而使之平和,此颠倒之法,五行合为一性,大地七宝,则作佛成仙矣。若个人能打破盘中之谜,了得诗中之意,会得根源,已注神体,金木可并,水火可济,长生不老,神仙可冀。然会得修命,会不得修性,有始无终,亦不能入于圣人之域。故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以后,鬼神难容,须要明心见性。”可知抱一无为,乃丹成以后之事。当丹未成先行有为之功,窃夺造化,以固其命宝;及丹已成,急行无为之道,明心见性,以脱其法身。倘丹成以后,不明心见性,则一身之阴气不化,犹为法身之患,不但天降雷灾,有意外之祸;即本身阴火邪风,积久成蛊,亦足丧生,此明心见性之功为贵也。
                        祖师道:“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你学那一般?”悟空道:“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噫!道成之后,千变万化,又何限乎三十六变、七十二变哉?盖金丹之道,有有为无为二法,一般天罡数变化者,上德者无为之事;一般地煞数变化者,下德者有为之事。盖上德者,先天未伤,后天未发,行无为之道,温养先天,运内炉天然真火,剥尽一身后天阴质,阴尽阳纯,永久不坏。此抱一守中,虚无中自然变化,故有天罡数变化,变化者少。其曰该三十六般变化者,《坤》阴六六之数,仅变化其阴也。下德者,先天已伤,后天已发,必须行有为之功,窃阴阳,夺造化,进阳火,运阴符,后天中返先天,先天中化后天,增之损之,自有为而入无为。此脚踏实地,其用不休之变化,故有地煞数变化,变化者多。其曰该七十二变化者,按七十二候,阴阳进退之节,阴阳俱变化也。地煞变化,乃金丹全始全终之事,既统天罡变化;天罡变化,惟上德者能之,其次中下之人难行,非金丹之全功,故祖师不传天罡变化,而传地煞变化也。既知变化,循序而进,即可到功果完满,霞举飞升之地,更何有三灾乎?然知变化,不知阴阳颠倒之法,功果终难完满。祖师道:“这个算不得腾云,只算的爬云而已。”云至于爬,难以为力矣。祖师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决,念动真言,攥紧了拳,将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路。”噫!金丹之道,一得永得,至简至易,约而不繁。如得真诀,一念纯真,身体力行,颠倒之间,立跻圣位,即可超十万八千之路,而绝不费力。岂等夫一切旁门小乘,强扭强捏,望梅止渴之事乎?
                        夫金丹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尽性至命,全在穷理上定是非。一理穷不彻,即一事行不到,穷彻一分理,即能行一分事;穷彻十分理,即能行十分事。试观悟空始而打破盘谜,暗中心悟;既而得受长生之道,又既而学成变化,又既而学成筋斗云。由浅及深,自卑登高,无非穷究实理,原始要终,欲其知之无不荆学道学到会得筋斗云,方是悟彻菩提真妙理,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矣。
                        古今读《西游》评《西游》者,以首回至此,便以为悟空已修成大道,而了性了命,何其误甚!是特仙翁示人先须该拜明师,究性命之理,求作用之真,不使一毫有疑惑耳。试举一二以为证。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4-07 22:39
                        回复
                          前回悟空访拜明师,学道也;“妙演三乘”一诗,演道也;“显密圆通”一诗,传法也。又说破根源、会的根源、传变化、传筋斗等语,岂不要真传实受,总以为明理而发乎?理既明,则知之真而行之果,脚踏实地,下手速修,犹恐太迟,以下方说修持之功。菩提道:“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若只以悟为毕事,而在人前说是道非,卖弄精神,打混过日,错过光阴,其祸不旋踵而至,岂第人害其性命,必将天摘其魂魄。所以菩提又道:“你从那里来,还到那里去。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读至此处不禁通身汗下,不特当时悟空顿然醒悟,而天下黄冠羽士,当亦可以顿然醒悟矣。
                          悟空一顿悟之下,“径回东海,那消一个时辰,早看见花果山”。花果山为悟空生身之地,从生身之地而来,还从生身之地而去。悟到此处,则返本还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若未悟到此处,犹算不得悟彻。美猴王自知快乐道:“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盖天地造化之道,顺则生人生物,故云“去时凡骨凡胎重”;逆则成仙成佛,故云“得道身轻体亦轻”。学者读“修玄玄自明”字句,始知吾前言穷理之说为不虚也。
                          群猴道:“你怎么一去许久,近来被一个妖精强要占我们洞府,若再不回来,我们连山洞尽属他人矣。”吁!仙翁说到此处,可谓恺切之至,举世之人尽是走了主人公,被妖魔占了洞府,而属他人矣,可不畏哉?妖精自称混世魔王,住居直北坎源山水脏府。此明示后天《坎》宫肾脏也,一切不得真传之流,闻还元返本之说,疑其肾脏有真阳,或守护阴精,或还精补脑,或心肾相交。如此等类,不可枚举,是皆自欺欺人,以盲引盲,惑乱人心,隔绝圣道,故谓混世魔王。殊不知肾中阴精,乃后天至阴之浊水,非先天至阳之清水。若在肾中用功夫,则心为肾移,真为假陷,不但无补于肾,而且有昧于心,真假不分,是非罔辨,如混世魔王,强要占水帘洞,捉去许多猴者相同。悟空自称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可知真水在南,不在北,而不得以假混真也。
                          正南方为《离》明之地,在人为心君所住之处,心本空空洞洞,虚灵不昧,具有精一之真水,故为水帘洞洞主。“没器械”,《离》中虚也;“光着头”,《离》德明也;“穿一领红衣”。《离》象火也;“勒一条黄绦”,《离》纳已,中有土也;“足下踏一对乌靴”,下有水也。真心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即藏水、火、土三家之象。“不僧不俗,不像道士”,混三为一,惟见于空,故赤手空拳也。写魔王自头至足,俱是黑色,《坎》肾纯阴无阳之象。惟“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者,欲念一动,势不可遏,能以伤人之象。“悟空要见个上下”者,以明而破暗,以空而制有也。“两手勾着天边月”者,月之上弦为上勾,阴中之阳,象《坎》;下弦为下勾,阳中之阴,象《离》。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此法身上事,非一切在水脏中作生涯者所能测其端倪。
                          “悟空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变作三二百个小猴,把魔王围绕,打作一个攒盘”等语,三二为五,一变为五,五攒于一,应物随心,变化不测,故能夺魔之刀,破魔之顶,借假复真,以真制假。“一刀两段,直下欲念剿灭绝根,放起火来,把那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是明示只有先天真心实用之一体,并无后天心肾相交之二体,即《参同》所谓“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徵。”阴阳水火皆在心胸之间,水脏纯明无阳可知矣。既是纯阴无阳,夺的大刀,又是何物,岂不令人生疑乎?殊不知后天肾脏亦属于《坎》,其中一阳,即欲念之利刃也,夺欲念之利刃,易而为正念之利刃,以真灭假,绝不费力。“变化毫毛,抖收上身,擒去小猴,认的家乡”,散者仍聚,去者复还,元神不昧,依然当年原本故物,此提纲所谓“断魔归本合无神”也。
                          学者得师口诀,欲成大道,先宜降除欲魔,倘姑息不断,任魔自混,纵有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前路阻滞,何益于事?故猴王殄灭混世魔以后,归洞谓众曰:“又喜我这一门皆有姓氏,我今姓孙,法名悟空”。众猴道:“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都来奉承老孙。”言断魔归本,本立道生,生生不绝,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一以贯之。后文之入地登天,实基于此。故结云:“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籙名。”
                          诗曰:
                          性命天机深又深,功程药火细追寻。
                          求师诀破生身妙,取坎填离到宝林。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4-07 22:41
                          回复
                            刘一明祖师的《西游原旨》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4-08 00:58
                            回复
                              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金丹大药最通神,本是虚无窍里真。窃得归来吞入腹,霎时枯骨又回春。
                              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圭木母空
                              善恶机心最败行,机心一动燥心生,未明这个凶危事,稍有烟尘道不成。
                              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暴燥无情不可当。阴阳反复丧天良。真心本性同伤损,怎似虚容是妙方。
                              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清心寡欲是良医,气质全消进圣基,性静原来无暴燥,神明自不入昏迷。
                              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水性飘流最误人,生情起欲陷天真。此中消息须看破,断绝贪痴静养神。
                              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运气搬精俱作妖,谁知法身自逍遥。若于根本求元运,无限邪行一笔消。
                              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三教原来是一家,牟尼太极即金花。若无大圣留真诀,叶叶枝枝尽走差。
                              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旁门外道尽争强,弃正从邪命不长,别有心传真口诀,入生出死上天堂。
                              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河 金木垂慈救小童
                              执中精一有真传,药物工程火候全。金木同功离坎辏,后天之内复先天。
                              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五行攒簇已还元,住火停轮是法言。若也持盈心未已,有伤和气必遭蹇。
                              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兰
                              心忙性燥道难全,总是丹成有变迁。静养婴儿归自在,随时脱化出尘缘。
                              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情乱性从爱欲深,出真入假背良心。可叹皮相痴迷汉,衣食忙忙苦恼侵。
                              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自无拄杖用何功,外面搜求总落空。任尔登天能入地。终归大化入坑中。
                              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穷理必须穷入神,博闻多见未为真,果然悟到如来处,知致意诚养法身。
                              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痴迷每每服红铅,怀抱鬼胎妄想仙。怎晓华池真一水,些儿入腹便延年。
                              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烟花寨里最迷真,志士逢之莫可亲。对景忘情毫不动,借他宝信炼元神。
                              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色中利害最难防,或着或空俱不良。正性修持归大觉,有无悉却保真阳。
                              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大道修持怕有心,有心行道孽根深。却除妄想重增病,因假失真无处寻。
                              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无心不是着空无,如有着空入假途。试问参禅修静客,几人曾得到仙都。
                              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隐微真假谁能知,须要幽独自辨之。非色非空归妙觉,借真除假见牟尼。
                              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阴阳匹配始成丹,水火不调道不完。用六休教为六用,剥中求复有余欢。
                              六十回  牛魔王大战赴华延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未济如何才得济,依真作假运神功。中孚露出虚灵物,绝灭七情道气冲。
                              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阳极生阴理自然,能明大小火功全。观天造化随时用,离坎相交一气旋。
                              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扫除一切净心田,循序登高了性天。可笑旁门外道客,着空执相尽虚悬。
                              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护宝贝
                              着空着色尽为魔,不晓戒行怎奈何。大道分明无怪诞,存诚去妄斩葛萝。
                              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修行急早戒荆棘,不戒荆棘道路迷。饶尔谈天还论地,弃真入假总庸愚。
                              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象皆遭大厄难
                              禅关话句并机锋,埋没如来妙觉宗,不晓其中藏祸害,心思枉费反招凶。
                              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三教圣人有实功,顽空寂灭不相同。存诚去妄归真道,结果收园称大雄。
                              六十七回  拯救陀罗禅性稳 脱离污秽道心清
                              清静门中意味深,贪图货利秽污侵。急须看破寻真路,大隐廛林养道心。
                              七楼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4-12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