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ec吧 关注:3,782贴子:45,019
  • 1回复贴,共1

【翻译】【原译者:CumannNaSiog】什么是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补档
声明:本篇来自New Whirling School,仅代表作者对三十六布道的理解,与三十六布道的原作者和译者的观点无关。
原作者:New Whirling School


IP属地:北京1楼2022-04-06 17:10回复
    什么是爱?
    维威克的三十六则布道中花了大量的笔墨,试图告诉读者“懂得爱”与“实践爱”的重要性。但很明显,维威克对爱的理解与西方传统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
    我们很容易发现,维威克的爱很像Aleister Crowley的爱。Crowley认为,无论行为出于主动或被动,都是在表现或体验意志。
    由意志驱动的爱
    为解释爱,我们必须先探讨Crowley的意志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存于Crowley的精神哲学体系——Thelema,也在三十六则布道中被提及,第一则中即已揭示:
    “‘我的左手曾摧毁了一个世界,’他说,‘而我的右手中是它本可以胜过我的关键。爱只在我的意志之下。’”
    Thelema认为人与神之间没有区别:“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颗星辰。”布道中也未作区分。维威克、索萨-希尔、阿玛莱西亚和尼瑞瓦都与星辰有紧密的联系。第二则布道中,维威克被描述为“像一颗星,其光暗间的半影被中断”。第三十六则布道中,“那些注视着阿耶姆的人被星辰的含义所征服”。达格斯-乌尔承诺他会带来一颗星,这颗星即是他自己。每个人生而具有神性,布道指出,在那些力量强大的人和半神之中,这点尤为明显。但布道显然在鼓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星辰,即属于我们自己的神性。
    “意志”可能是Thelema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最简单的定义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命运。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出于真实意志的行为表现了此人的神性。所以Thelema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依意志而行事是律法的全部。”
    “意志”不等同于“欲望”。Thelema不鼓励人们为欲望而活。相反,只有在摒弃了目标与欲望时,意志才能“在各种观察方法中皆视为完美”。意志必须在排除思想与理性的前提下执行,因为那是对个人意志的阻碍(记住,每个人都是星辰)。意志必须不为追求结果而行,因为欲望会干扰我们的判断。由意志驱动的主动行为需要空白的思想,如同智者所承诺的中心处的空容器。
    只有在意志而驱动下,“爱”才是真爱。尽管意志是法则,但其本质是爱。虽然布道中举例很少,但Crowley则提供了许多。不同于大众的观念,对某人的爱并不意味着情绪化,善良,或是敏感。“恨的本质与爱几乎相同,”Crowley写道。也许很容易把爱看作Nuit-Hadit镜像的结合,万物(Nuit)与无穷小中心点(Hadit)(译者注:类似物理学概念上的质心)的结合。也许我们可以认为这与Anu-Padomay概念相似。
    综上所述,爱(当以意志为驱动时)是一个对经验的同化过程,经验由个体自身的神性所产生;也是逐渐将自己与自己的星辰融为一体的行为。
    为什么爱?
    现在,让我们推测:为什么爱?
    梦达斯中的爱意味着以成神为目的的行动。维威克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之中,在这个世界中,神神性的概念化困难而模糊不清。对于上古卷轴中的一般角色而言,直面神性并非不可能,尽管这一过程可能有多种形式。但维威克认为,只要依照其根本的神性——意志而行,每一个凡人都可以成神。
    在布道中,维威克告诉我们:“爱只在我的意志之下。”但我认为维威克也坚信,也许这是正确的,在他的领域中,他的意志与任何其他凡人的意志都相同。他完全掌握了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的知识,所以也许他是正确的。或者也许他相信,在凡人获得足以去追求自己的星的智慧之前,他们必须经历某些具有普遍性事件和活动。
    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将维威克在布道中的行为解释为“这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我认为这是对爱这一概念的一种简化。我强烈认为维威克想要将全部凡人向前、向群星推进,即使他不得不拖着他们,又踢又叫。 作者:CumannNaSiog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657045/?from=readlist 出处:bilibili


    IP属地:北京2楼2022-04-06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