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辩论吧 关注:12,040贴子:181,449
  • 3回复贴,共1

看看中医用现代化设备做药,这不就是中医现代化和革新化?用了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看中医用现代化设备做药,这不就是中医现代化和革新化?用了中医现代化怎么成了西医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9-07 13:37回复
    这么说你还吃着母猪屎你要不吃你就是忘祖!中医给的棺材还好住吗?吃屎🐶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10-08 21:43
    回复
      《中药胶囊》
      中医宝典《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本中经;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中药是古圣先贤养生、防病、治病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通过实验验证,总结出每一味药的药理、药性、功效、用法与用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方、验方、偏方、单方,以对症下药,救世人免受疾病之苦。
      中医中药历经数千年,通过无数医圣先贤优化总结编撰,留下珍贵的医药宝典,为后世医者指明方向,遗憾的是中药的使用方法一直停留在原始状态,明代李时珍曾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句话的意思是,服用汤药的时候,药材好是一个方面,但是如果不注意水量、火候等,药材也发挥不出最好的功效来。
      人类文明随科技进步而不断向前迈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中医发扬光大,中药的药性、药理、功效是经过反复论证并实践总结出来的,就算现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没有古圣先贤总结分析的全面。中药的药物毒性分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因此才有了“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毒性与计量成正比,古人受限于没有精密的计量器具和药材粉碎加工设备,以至于很多药材无法直接服用,一副药计量从几十克到上千克不等,因此才有了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如果药材毒副作用太大,还需要单独进行炮制再入药。
      关于慢性疾病药物作用机理,我只总结出以下三条,一是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用于人体调养与修复。二是刺激五脏六腑,调节人体免疫与内分泌,使人体由不平衡的病态调整为平衡的健康态。三是与人体组织、分泌物或人体内其它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实现保护、解毒与排毒。
      现代科学进步出现了精密计量器具、药材粉碎设备、植物淀粉胶囊和肠溶胶囊。人体本身就是一套精密的生化工厂,胃酸、肠减可以消化、溶解、吸收一切有机物,我们只需要将医圣先贤总结的经方、验方、偏方、单方混合磨粉,根据药性与患者病理状态,选择装成普通的植物淀粉胶囊(水溶)或肠溶胶囊(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使其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该胶囊在胃内,或者说泡水里甚至沸水里,都不会被溶解),因为每一粒胶囊的成分基本一致,常用的药物一次吞服胶囊5-10粒就能达到原方的效果。以1号胶囊为例,一副药几十克到上千克,1粒胶囊装药约0.25克,10粒胶囊仅装药2.5克,一副药混合粉碎磨粉后,一次服用2.5克药粉,毒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不装胶囊吞服,取原方1-5%的药粉直接煎药效果也比直接用药材煎药好,因为药材粉碎磨粉后药效更容易渗透出来。
      关于用药与饮食的时间,医圣先贤也根据疾病的部位不同做了详细的总结:疾病的部位如果在胸隔以上,就要先进食后吃药,疾病的位置如果在心腹以下,就要先吃药后进食,如果疾病在四肢和血脉上,吃药的时间应该在早晨空腹时服用,如果疾病在骨髓中,用药的时间应该在夜里吃饱饭之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0-09 16:41
      回复
        笑死 这玩意 有毛用,就像是 静脉注射大分子 中药注射剂一样 害人玩意


        IP属地:江苏4楼2022-10-14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