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吧 关注:95,696贴子:1,341,891
  • 8回复贴,共1

《悟真篇》里的次第和火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林按语:在天台道教会议上,一位学者说张紫阳怕天机泄露,故意把《悟真篇》里的诗词次序打乱了,云云。我在《关于丹道、南宗丹法的思考》里做了陈述,指出此言乃不解《悟真》之言。当时未展开论述,全文写完后,颇觉不安,还是补写了数千字,将这一问题进一步陈述,理、法、术、诀皆有,有心人自能于中得益。望善读之。
有位学者在某会议的演讲中说紫阳真人为了怕泄露天机,故意把《悟真篇》里的诗歌次序打乱了。此等出自专家学者之口,在庄重的道教会议,乃至南宗道教会议上的话,令人惊讶。此等言说,足以说明那位专家并不懂《悟真篇》与南宗修持次第,更不懂南宗修持的学术思想和次第法门,那种说法是诽谤紫阳真人,真是“以凡夫之心,度神仙之腹”。仙人传道,真心广大,哪会那样狭小、局限,故意给后人设置障碍呢。张紫阳在《悟真篇》前序里说得很明白,“仆既遇真诠,安敢隐默?”紫阳是不敢隐藏丹诀、沉默不言的,因为,私断道脉也受到天谴的。“罄所得,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内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这一十六是药物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 ”。这是代表火候的,丹道中以《周易》六十四卦象征火候;“五言一首,以象太乙”。表示先天一炁,返本还原,太乙即是先天炁;“续添《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这是周天,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先后、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这是整体总结丹道的内涵。修炼是性命有关的事情,祖师怎敢拿他人性命开玩笑,而故意把丹诀次序打乱?持此论者,不论古人今人,都是不得真法的妄猜。“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尽,又作歌颂乐府及杂言等,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所期同志者览之,则见末而悟本,舍妄从真。”这是讲明心见性之重要,合在一起,从修命入手,明心见性,究竟圆通,性命双修。即便当中那六十四首丹诀,每一首诗的次序都不可乱,都是严格按照修炼的次序安排的,从安炉立鼎,到产出明珠,到炼成真神,层次清晰。
我这里仅仅以《悟真篇》中卷十六首丹诀次第而言《悟真篇》的严谨次第。
第二十二首丹诀云: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当求战,战罢方能见圣人。
这里提到“求战”,比喻炼丹的精进之心。接着第二十三首就讲“用将”,战必用将。故曰:
用将须分 左右君,绕他为主我为宾。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丹法里的“战斗”、“用兵”比喻火候之把握,因此,第二十四到三十五首全讲火候之细微变化,层层递进。而第三十五首又归结在“战”上,第三十六和第三十七首专门谈《周易》卦象对火候的意义。整个丹道修炼的根基是火候,火候的根基是《周易》。下面我浅讲这些丹诀,读者可以看到每一首诗之间的严密关系,由此可以知道这些诗是根据修炼次第而严谨安排的,绝非打乱了次序。
第二十四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总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
第二十五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结亲情。
这两首诗里,前后都讲“金公”之妙用。金公者,乾卦所代表的先天真一之气也。金公配姹女,阴阳相合,故下面讲姹女之灵性。一些修炼丹道的人,由于不懂火候而出偏,我在这二十年中见过的修炼出偏的,不论问题的轻重,何止百人。一些人自称天神降临,一些人自称要改换乾坤。一些出偏者身心混乱、气脉错乱,陈泥丸真人的《罗浮翠虚吟》里有很多生动的描写,古今一如:“个般诡怪癫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戏。”这都是不懂得炼先天元气而盲修瞎炼造成自我伤害的现状。过去气功流行时一些无知之辈,执着于色身上炼丹,以为“丹”有形有色,看见丹田里偶然出现一些亮光就以为是丹,过了几天亮光不见了,就执着地“找”丹,竟然用刀切破自己的肚子找“丹”,这种盲目的修炼就是是“祸发总因斯害己”。
第二十六
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
金公姹女阴阳相合,关系到整个修炼的火候,何时进火,何时止火,都有严密的次第。故第二十七到三十五首,讲阴阳相合时微妙细致的火候变化。
第二十七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总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第二十八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这两首说明火候的重要性,关系到整个丹道修炼的成败,火候要诀,需要明师开始、帮助调理才能真正达道。丹道家所言“命贵师传”者,传火候也,指导弟子准确及时把握火候也。不懂火候要诀,很难成功,往往会半途而废。丹道家修命功,有很多危险,比如气脉的、身心的、幻觉的、灵异干扰的等等危险,故丹家有“防危虑险”之说,都关系到火候,关系到成败,非明师不能把握各种玄机,从而“一战定乾坤”。接着下面讲火候的细微之处,与具体的功夫境界完全相应。
第二十九
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宜进火莫延迟。
一阳来起复,是《易经》里的复卦,一阳生于下,正是一阳初动之时。比如丹士在无欲念时的阳举,或者无欲念时一种性感的萌动(女性),或者丹田里突然升起了暖意热流,都是一阳初动的景象。再看第三十首丹诀云: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升温温照幌帷。受气之初容易得,抽添运用且防危。


IP属地:北京1楼2019-01-08 16:57回复
    火候的微妙不可思议。曾有道友,因真火生发,背后火热,多日难耐,我叫他到北海公园的大柳树下站一站,结果火气立马归元。我是借“北海”二字的信息。在丹功里,北海即肾。柳树能疏肝清热,自有妙用。我一位道友,喜欢诗词,修炼南宗气脉手诀,每到阳气生起或化躁气的时候,她说,自己会自然地吟咏一些古人写的诗词,都与水有关,或者诗句里有带水的字句。我也偶然教一些道友背诵一些诗句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体会诗句里雨淋淋的意境,无形中就调理了火候。这是《周易》阴阳之道的妙用。“医者,意也”。修炼中火候的对治调理,有如医生之诊病处方,最高明医生的医道在“意”里。丹道火候的秘密也在意里。这时南宗火候秘诀。但这个意的把握,且要“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才行。要把握《周易》里的阴阳之道,要明白大自然季节变化的阴阳玄微。我在2012年9月访道江南,江南湿热很重,当时我辟谷,每天两杯水,身上还是有汗,江南的空气都是水淋淋的。江南会议一结束,我转道沈阳,来到东北,就能感受到自然、地域的不同对阴阳火候变化的把握也就不同,连调息时空气的质感都不同。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南方,做闭息深呼吸时,一息的时间长,南方空气湿润,能自然调治闭息时的燥火;而在北方,闭息时一息的时间会比南方短,北方干燥。古人云游访道,在于采四方之气,悟阴阳之道,外练筋骨皮,内养精气神。不同地域和节气、天气、气候对身心的影响不同,这就是“洞晓阴阳,深达造化”之一途也。此等火候玄微,不是仅仅研读一下《悟真篇》就能理解的,一些学者不懂火候,在于没有实修的体验,会想当然地以为《悟真篇》里的次序是紫阳故意打乱的。这样的说法在他们也是合理的,因为,压根没读懂《悟真篇》,假如真正懂了,也就不会那样说了。
    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就可知道,《悟真篇》里的每一首诗词的位置都不是随意安排的,绝非乱排,都有妙用。详细的解说,可以参考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我注解的《参同契注译·悟真篇注译》一书,或者日后阅读将会出版的《南宗金丹心法》一书,就会对《悟真篇》里整个修真次第和内景有所认识。在《参同契》里,魏伯阳祖师说:“诚心所言,审而不误。”这才是历代祖师之心,不会误导你,祖师著述的第一发心,就是至诚。


    IP属地:北京3楼2019-01-08 16:58
    收起回复
      好贴!顶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1-12 09:5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6 03:33
        回复
          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归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6 03:34
          回复
            楼主这句诗是不是丹成以后的表现,当时我明通天地万物一切智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6 0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