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吧 关注:3,361贴子:36,892
  • 1回复贴,共1

转太上老君西升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卷 上
西升章第一
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善入无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
是以升,就道经历关。关令尹喜见气,斋待遇宾,为说道德,列以二篇。
告以道要,云道自然;行者能得,闻者能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言者,以音相闻;是故谈,以言相然。
不知道者,以言相烦;不闻不言,不知所由然。
譬如知音者,识音以弦;心知其音,口不能传;道深微妙,知者不言。
识音声悲,抑音内惟,心令口言,言者不知。
道深章第二
老君曰:
道深甚奥,虚无之渊;子虽闻道,心不微丹;所以然者何,书不尽言。
著经处文,学以相然;子当宝之,内念思惟;自然之道,不与子期。
喜则稽首再拜:敢问学之奈何。
善为章第三
老君曰:
善为书术者,必绥其文;善论达其事者,必通其言。勉而勤之,得道矣。
为正无处,正自归之;不受于邪,邪气自去;所谓无为,道自然助。
不善于祠,鬼自避之;不劳于神,受命无期;无进无退,谁与为谋;为是致是,非自然哉。
喜则稽首:今闻命矣。
慎行章第四
老君曰:
慎而行之,宝而怀之。吾将远逝,不期自会。
尹喜受言诚深,则于关称疾弃位,独处空闲之室,恬淡思道,归志守一,极虚本无,剖析乙密;观缕妙言,内意不出;诵文万过,精诚思彻;行真归身,能通其玄;论无极之原,故能致神仙。
道象章第五
老君曰:道象无形端,恍惚亡若存。譬如种木未生,不见枝叶根;合会地水风火,四时气往缘;气为生者地,聚合凝稍坚;味异行不等,甘苦辛碱酸;气行有多少,强弱果不均。同出异名色,各自生意因。
从是异性行,而有受形身;含养阴阳道,随所依为亲;生道非一类,一切人非人;本出于虚无,本出于虚无,感激生精神。
譬如起音者,掇弦手动传;宫商角徵羽,口气呼吸元。身口意为本,道出上首元;本静在虚静,故曰道自然;五音所动摇,遂与乐色连。
散阳以为明,布气成六根;从是有生死,道遂散布分;去本而就末,散朴以浇淳;道变示非常,欲使归其真。
生道章第六
老君曰:
告子生道本,示子之自然;至于万物生,情行相结连。
如坏复成,如灭复生;以成五行,阴与阳并;辗转变化,遂为物精。
吾思是道,本出窈冥;愚不别知,自谓适生;子无道眼,安知生灵。
天地人物,虚无囊盈;一从无生,同出异名;是亦本非,在所用正;所字非字,乃知其诚;当与明议,勿与愚争。
子取正教,勿信邪听;何以知邪,子为物倾;何以知愚,不察言情;为道问道,为经问经;问不本末,知愚冥冥;但知求福,不知罪婴;但知养身,不知戮形。
婴儿之姿,贵养厚敦;忽无就形,知非常生;无履大白,可令永存。
有何妙意,乃欲相倾;父子恩深,不是相听,勿复噭慨,远近笑人;掩恶扬善,君子所宗。
邪正章第七
老君曰:
邪教正言,悉应自然;故有凶吉,应行种根;如有所受,种核见分。
道别于是,言有伪真;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能亡能存;神能飞形,并能移山;形为灰土,其何识焉。
耳目声色,为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身为恼本,痛痒寒温;意为形思,愁毒忧烦;吾拘于身,知为大患;观古视今,谁存形完;吾尚白首,衰老熟年。
吾本弃俗,厌离世间;抱元守一,过度神仙。
子未能守,但坐荣官;子能不动,神灵得安;子能捐欲,举事能全;子能无为,知子志坚。
今为子说,露见敷陈;散析剖判,真伪别分;子当谛受,重道因勤。
道为明出,经为学先;授与能行,不择富贫;教化与乐,非有疏亲;取与能行,文与其人;学尔教尔,不师道真。
天地章第八
老君曰:
天地与人物,本皆道之元;俱出于太素,虚元之始端;仿佛之精光,微妙之上玄。
譬如万里坑,下有淡流泉;视之甚浊微,彻见底沙难;窈窈而冥冥,不知所由然;亦如终逝者,不见其灵魂;淳阴共和合,阳不能显分。
过往与甫来,视譬以见前;尚不能了理,安能知亡存;譬如喑哑者,不能传人言;为聋弹宫商,其人岂能闻;才辩有其智,受教如语传;自谓通其情,情衷不能丹;是故失生本,安能知道元。
行道章第九
老君曰:
子若行吾道,当知上慧源;知亦不独生,皆须对因缘;各有行宿本,命禄之所闻;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宿世不问学,今复与失邻;是以故得失,不乐于道文。
贪欲利荣宠,受施念恩勤;更以财相厚,不哀下窭贫;必复多嗔恚,无所处定原;学不得明师,安能解疑难。
吾道如毫毛,谁当能明分;上世始以来,所更如沙尘;动则有载劫,自惟甚苦勤;吾学无所学,乃能明自然。
华要归其实,茎叶如本根;为道归祖首,以知元始端;子当无相启,勿以有相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01 23:50回复
    古文难懂,有白话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27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