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吧 关注:31,609贴子:88,114
  • 5回复贴,共1

介绍一种人工引力发生器的新发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该发明属于天体力学和电磁力学领域。 
过去曾报道国外的一项试验通过高速旋转磁场产生了人造反引力,使物体的质量减少了百分之一;著名发明专家刘武青也曾证明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效应,使物体的质量增加或减小;还有人将直流电场作用于物体,物体的质量发生减小。电磁力直接作用于物体可以增强或减弱万有引力作用,被屏蔽的电磁力也可以增强或减弱万有引力作用。 
科学家们在观测宇宙天体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宇宙中不仅存在物质和能量,而且还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万有引力作用正是由暗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力的现象,宇宙空间由暗能量所构成。地球相对于宇宙中暗能量构成的空间所进行的三维叠加运动引起的是波长极短、频率极高的磁性物质波,这种物质波就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普通磁铁卷曲的磁力线形状正是被高能量引力挤压后形成的。在宏观地球表面的物质层次中,物质粒子、暗物质粒子和空间之间传递与交换的能量是引力的来源,它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由物质粒子携带的正能,第二种形式是由暗物质粒子携带的负能。 
由于暗物质粒子携带有负能,并且负能传递的方向指向天体中心,所以落入到暗物质“海洋”——宇宙空间中的实物质点尽管相对于暗物质系统静止,暗物质粒子仍然要在指向天体中心的方向上往质点传递负能-E 。而质点在接受了-E后又将-E传递给天体,而天体在接受-E后则将+E传递给天体质点M ,最终,质点M又将+E 传递给地球暗物质负能系统。由于物质质点M与暗物质系统-M相互传递和交换的正能与负能数值相等效果相互抵消等于零,因此,这个能量传递与交换的物理过程是非显而易见的,他所表现出来的天体物理现象就是万有引力。 
该发明就是根据天体的正负能量传递和交换原理而制作的。由于天体产生的磁性物质波是由运动的暗物质粒子——磁子所构成的,尽管它的运动速率和波动频率极高,我们利用强磁场可以对物质波的产生进行人工模拟,从而达到产生引力的目标。 
该发明是为了使物体之间产生更强的引力作用效果,通过装置设计有六个圆形空洞用于正负能量传递和交换的通道,其余部分的高强度铁壳起到对电磁力的传导和屏蔽作用,磁性负极S朝向整个装置的中心,以加强负能量的传递和交换的总量,使物体的正负能量失去平衡,以产生更多的引力。 
该发明使用范围很广,对于万有引力研究与实验装置、各类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对抗失重现象和未来的立体交通器、星际太空航行器有实用价值。 
该发明的结构请看附图。图1为横切面图,图2为横切面三视图。整个装置主要由产生强磁场的超导线圈、屏蔽和传递磁力的导磁高强度立方形铁壳和外部包裹的非导磁材料构成的空心球体(不导磁的高强度人工材料)构成,其中高强度导磁铁壳为立方体形状,立方体的六个面中间分别有六个圆形空洞,分别对应于六个相同的超导线圈和六个互相关联的孔形导磁体。 
本发明仅提供一种人工产生引力的方法,对于他人利用该发明原理进行实验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发明人概不承担责任。


1楼2008-09-11 15:58回复
    • 60.190.225.*
    产生人工引力,是真的吗?


    2楼2008-09-12 08:42
    回复
      • 211.138.104.*
      很不错的样子,能造幽浮吗


      3楼2008-10-05 06:39
      回复
        • 125.115.190.*
        很好


        4楼2009-01-03 14:45
        回复


          IP属地:浙江6楼2022-07-30 20:36
          回复
            这个引力发生器需要四个线圈,三个通上三相交流电,另外一个通上自然常数决定的六位的脉冲梯变电流。如果用六组四个线圈就能构成向心强引力的人造太阳构造。


            IP属地:浙江7楼2022-07-30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