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观光团吧 关注:75贴子:404
  • 12回复贴,共1

家游:维基故事 你也许不知道的维基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年03月07日 10:44 家用电脑与游戏
  刊登于《家用电脑与游戏》杂志2011年1月刊


1楼2012-01-15 21:41回复
      今年1月,维龘基百科(Wikiрedia)整整10岁了。在2009年末,一场政治泄密风暴席卷全球,“维基解密”(WikiLeaks)网站抛出大量机密外交文件,令美国政府以及许多全球各国政要陷入抓狂的境地。而维龘基百科也被莫名其妙的卷入其中,因为很多人都以为维龘基百科和维基解密有什么关系,甚至连某些主流媒体都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虽然它们俩都顶着“Wiki”(维基)这个关键字,并不证明它们是一家子,Wiki不是一个或一系列网站的统称,而是一个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内容管理方式,就好象BBS、博客、微博一样,这种模式最著名的使用者,就是维龘基百科(当然,现在有了一个同样著名的维基解密)。此维基与彼维基的混乱说明,虽然多达4亿网民都在使用维龘基百科,但并非每个人都了解它的秘密,关于它,该从Wiki这种模式开始说起。
    Wiki是个什么东东?一趟夏威夷的机场大巴?


    2楼2012-01-15 21:43
    回复
      Wiki概念的发明者:沃德·坎宁安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


      3楼2012-01-15 21:44
      回复
          你理解不可思议的Wiki模式么?现在我们先假设你是个捣乱分子!
          如果没有包括维龘基百科在内的那些Wiki网站的成功事实在前,相信大部分人在第一次听到坎宁安的Wiki模式时都会大摇其头,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点子。人们很自然的会想到,让所有人都拥有编辑的权利,那网站还不得成了涂鸦墙、大杂烩?想想看乱成一锅粥的BBS,你一言我一语尚且会一片混乱,更遑论每个人还都能修改编辑别人写的内容。然而不可思议的是,Wiki网站并没有天下大乱,世界上最大的Wiki站——维龘基百科不仅井然有序,而且内容越来越详尽权威,甚至被专业科学媒体引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从维龘基百科编辑的方式来探究下。
          首先,我们假设你是个捣乱分子,要在维龘基百科里胡说八道一通。这看起来很简单,因为想要编辑维龘基百科,你甚至不用注册帐号,这简直比在BBS和博客写东西还方便。你完全可以把某个页面修改得面目全非,但你别指望它能维持很久,因为Wiki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回退”。它有点像备份,每次修改都会产生一个之前版本的备份,其他人可以很容易的把页面恢复到你修改前的状态。那么,谁来修正你涂改过的错误页面?也许是管理员,但他们数量很少(例如整个中文维龘基百科只有75个管理员),就像游戏里千呼万唤找不到的GM,更多情况下,是其他网民在修正你的涂改。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快就发现你的捣乱?因为他们人数足够多,中文维龘基百科的注册用户高达92万人,虽未注册,但也会编辑其内容的网民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一个捣乱者,你等于是一个人在和数以千万计的人作战,完全没有胜算。
          “人之初,性本善”,发明Wiki的老外坎宁安也许并不知道这句中国的古老哲言,但Wiki体系得以顺利运作,却正是基于这一判断。绝大多数的网民都不是捣乱者,都会为网站做出积极的贡献,所以当每个网民都拥有完全相同的权利(任意编辑修改页面)时,积极的建设力必然会战胜消极的破坏力。在BBS里,只有管理员拥有修正错误的权力,他们与捣乱者相比在数量上毫无优势,因此总是疲于奔命,而在Wiki里,依靠一个简简单单的“回退”功能和大多数普通网民的力量,却轻而易举的保证了网站的正常运转。当一个世界里,人人都有充分的权利时,它应该是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这可能是Wiki这个互联网奇迹带给现实世界的某种启示。


        5楼2012-01-15 21:47
        回复
          -维基百科号召专业人士加入编辑工作的一组海报,分别是:游戏玩家、音乐人、老兵和历史学家
            维基人在编辑维龘基百科,就像是在玩一个游戏。
            从学究们一年半写了12篇条目,到网民们一年贡献了2万篇,再到现在1700万个条目,维龘基百科的膨胀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是什么人在写这些东西?
            我们在前面说过,Wiki模式就是让所有人都参与到编撰工作中来,但你要是把它当作一个全民龘运动,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把Wiki比做一个BBS,那么它就是个只有少数精英在活跃发言,绝大部分人都在潜水(只看不编)的BBS。以中文维龘基百科为例,首先,绝大部分用户是根本不注册的,即便是92万的注册用户里,也只有9万多人参加过编辑,编辑过维龘基百科内容的人叫维龘基百科人(简称维基人),而近九成的内容,是由维基人中5000多个精英编辑的。这或许让人有点失望?别忘了虽然只在用户里占很小比例,但5000个编辑仍然是一支相当大规模的队伍,而且这只是中文维龘基百科而已,整个维龘基百科的活跃编辑数达到20多万,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很多人在自己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出版社、通讯社、报纸杂志或者电视台都难以企及的规模。


          7楼2012-01-15 21:53
          回复
              维基人为什么要无偿的写维基百科?他们最主要理由是:共享文明,传播知识。当然其他的理由,例如交朋结友、发呆无聊、练习打字等等,还有很多人都提到了重要的一条,娱乐、玩。从某个角度来说,维基百科像是一款游戏,高端的维基人会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当看到人们阅读自己编辑的条目时,会获取认同和满足,维基人的游戏得分就是他所编辑的次数,对这种得分的追求也是维基人们努力编辑的动力之一,在中文维基百科上,有两个维基人的编辑次数超过10万条,他们分别是北京人“Shizhao”(17万次)和香港人“Chong Fat”(12万次),这两人的工作量令人震惊,可能也只能以游戏的“沉迷”来形容。
              维基人的“装备”就是“维基星章”,一种很有趣的奖励,有不同贡献的维基人会获得不同样式的星章,例如努力编辑的维基人会得到“编辑星章”,勤于进行重复性事务性劳动的,会得到“机器人星章”,专门挑错修正小问题的,得到“小星章”,贡献自己拍摄或绘制的说明图片的,则可能拿到“摄影师星章”或“绘图者星章”……拥有这些荣誉,就像玩家在游戏里拥有高等级和好装备被人羡慕一样。


            8楼2012-01-15 21:53
            回复
                维基人不是维京人,但他们也会打编辑战!
                维龘基百科的内容质量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坏维基人”发布的恶意内容会被“好维基人”及时的清除,但还是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只是观点看法不同,在维基人之间发生了争执怎么办?


              9楼2012-01-15 21:55
              回复
                  为了尽量减少争执,“中立立场”是维龘基百科创立之初就秉承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它要求维基人尽量以客观角度而不是个人好恶来编辑一个条目。譬如说,在编辑《魔兽世界》这个条目时,你写道“《魔兽世界》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网游。”这种说法就带有主观性,假如写成:“《家用电脑与游戏》杂志认为,《魔兽世界》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网游。”,就没有问题,因为是在引用别人的说法。当然有些没有争议的说法是可以直接写的,譬如“《魔兽世界》是由世界著名游戏公司暴雪开发的。”,暴雪是世界著名的,这没有异议。
                


                10楼2012-01-15 21:56
                回复
                    但是,1000个人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即便大家都持中立立场,对同一个事物仍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是经常出现的情况——那么谁说的是对的呢?在维龘基百科上,有些条目被反复的修改,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维基人之间“战争”的结果。


                  11楼2012-01-15 21:56
                  回复
                      维基百科可靠吗?我怎么知道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维基百科被很多网民们认为是网上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之一,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学校里,学生们在进行课业研究时,教师们鼓励孩子使用维基百科查找他们想要的信息。甚至一些大学生撰写论文,也从维基百科上摘录来源。但必须承认,绝大多数维基人并非行业专家,很多人以此对维基百科的可靠性发生质疑。尤其是那些传统百科全书的编撰者们——例如在2004年,《大英百科全书》的总编辑就挖苦说,维基百科就像公厕一样,用户永远不知道此前被谁拉过什么东西。但来自权威的相反意见也同时存在,就在《大英百科全书》总编辑发表“维基厕所”高论后不久,身为全球最权威的科学杂志的《自然》周刊就组织了一次专家评审,结果是“维基百科的科学类条目的准确无误性,可以和《大英百科全书》相比。”
                      维基百科的团队认为,在Wiki模式里,只要加入编辑的人数足够多,就可以让错误及时被发现。在很多时候,最初创建的条目内容可能并不专业,但经过大批其他维基人(其中很可能包括个中专家)编辑之后,错误就越来越少了。而且越是重要的条目,出现越重大的错误,被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大。Linux创始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说过“只要有足够的测试员及共同开发者,所有问题都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发现,而且能够很容易被解决”,简单点说,就是“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现”。
                      不过,依赖“人多力量大”的Wiki模式也有致命的漏洞,尤其是在那些不怎么被人注意的条目里,譬如一个很生僻的人物或地点条目,即便被“坏维基人”乱写一通,但由于其他维基人很少光顾这里,所以错误就会被保留下来,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乃至几年之久。所以,维基百科的使用者们必须记住,不能只看它本身的内容,条目中引据的来源可能更重要,根据这些来源,你可以找到关于此条目的原始文本,或者网上其他关于此条目的资料,犹如案件中的“证据链”一样,多个来源佐证的内容,才是最可靠的。


                    14楼2012-01-15 22:07
                    回复
                      大学生的幽默:论文通过了!毕业了!感谢维基百科
                        现在,维持维基百科的运作资金里,小额捐款占到八成以上,但今年他们面临空前财务压力,由于计划建立一个备份数据中心,保证在服务器所在地发生诸如地震、飓风等非常事件时,维基百科仍能正常使用,所以经费预算将一下暴涨到2000万美元,是2009年的两倍多。能否筹到足够的经费,对维基百科团队将是巨大的挑战。
                        一切力量都来自于网民,维基百科就像一个互联网上的乌托邦,在未来,网民们的力量还能够支撑起它吗?■


                      16楼2012-01-15 22:11
                      回复
                          维龘基百科:数字和事实
                          (截至2010年12月10日)
                          全部275个语种的维龘基百科条目总数为1736万多条。
                          维龘基百科条目过百万的语种有3个:英文、德文和法文,中文维龘基百科有33万多个条目,位居第12位,在瑞典语之后,加泰罗尼亚语之前,但是与前者的差距在拉大,与后者的差距在缩小。
                          2010年,平均每月有121万维基人参与维龘基百科的编辑工作,他们平均每月做930万次编辑。
                          2010年,维龘基百科平均每天新增条目数为6396条,其中中文维龘基百科每天新增108条。
                          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字,除了Wiki本身外,英文版维龘基百科上每天访问量最大的条目是“甲壳虫乐队”,其次是“迈克尔·杰克逊”,“魔兽世界”位于第823位。
                          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字,除了Wiki本身外,中文版维龘基百科上每天访问量最大的条目是“数学”,“A龘V女优”位于第12位,“火影忍者”位于第33位。


                        17楼2012-01-15 22:12
                        回复
                            部分游戏Wiki列表
                            它们与维基百科没有关系,但一样都是以Wiki模式建成,能查找到相关游戏的信息,目前很多专题游戏百科站建立于平台。
                            任天堂百科联盟:旗下包括十几个动漫和游戏百科,阵容强大。
                            魔兽世界百科:收纳近90000个条目。
                            最终幻想百科:,目前已经有13000多个条目。
                            辐射百科:目前已有11000多个条目。
                            模拟人生百科:目前已有6500个条目。
                            策略游戏百科:收录3620个游戏,难得的是提供攻略。
                            激战百科:繁体中文的游戏百科,有1493个条目,在此可以看看游戏百科的建立模式。


                          18楼2012-01-15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