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花夏吧 关注:77贴子:4,653
  • 12回复贴,共1

【转贴】戴爷《影片精读》第一讲:电影语言、构图和场景调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叫做电影语言分析?电影理论的语言层面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形而下层面,一个是形而上层面。形而下层面是物理性视点,也就是机位分析,物理层面分析,空间层面的、技术的分析。什么是形而上层面?形而上层面是叙事视点,即由形而下的物理性层面呈现的、叙事的分析。形而上层面包含着形而下层面,形而下层面与形而上层面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永远相生相随,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也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内容,是形式的自发表达。



1楼2011-11-30 11:26回复
    视点这个东西,我们通常讲有全知视点和旁知视点。也就是观众在影片世界中所处的视角和信息位置。


    2楼2011-11-30 11:26
    回复
      全知视点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视点,在全知视点中,叙事被隐藏起来,叙事感是淡化的,是察觉不到的。当然,全知视点也是叙事,一切透过窗口的时间艺术都是叙事。另外还有旁知视点,旁知视点,就是人物眼中的世界。旁知视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物化叙事人的出现。什么是人物化叙事人?1 人物化叙事人是所有场景的在场人,见证人,他是观众的眼睛 2 人物化叙事人是影片场景的视觉中心,不论是主动的中心、还是被动的中心。人物化叙事人通常会以旁白的方式出现(如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当然,旁白与人物化叙事人的关系是非充分非必要的,旁白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3楼2011-11-30 11:27
      回复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讲电影语言。什么是电影语言。我们对电影语言的讨论,事实上是对故事片叙事语言的讨论。这种叙事语言,按照传统的理解,是一种既成的已定规则,也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当代电影理论的奠基人克里斯蒂安 麦茨说过:“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讲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它才是一门语言。”这种大范围的、约定俗成的惯例与原创诉求之间的矛盾,就是艺术得以产生的张力。电影语言,本质是真实自然的,是现实主义的范式的。无论想象多么丰富,它都以一种视觉惯例,一种既定的,世界的,生活的画面走入人们的眼球。当然,任何现实主义的艺术都有弦外之音的味道,这个话题就扯远了。


        4楼2011-11-30 11:27
        回复
          构图:对于电影画面而言,画框——摄影机取景器与银幕边缘,便是电影视觉空间的起点与终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幅电影画面中某个元素的意义,是通过他与画框的相对关系来予以确定的。画框是构图必要性的存在,也是构图最基本的元素。而构图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典绘画理论。


          5楼2011-12-23 01:38
          回复
            古典绘画理论中的构图,是追求美与稳定的,这种美与稳定建立在封闭画面之上。古典绘画理论追求的是均衡原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黄金分割的科学构图规则,包括后续的像对角线构图,与平行线构图。如果一个电影场面中出现了一个人走在斑马线上过马路,这个画面一定是给人以安定感的。还有等分“井”字型构图,将画面等分成九个小格,把对象固定在中间的四个交叉点上,达到一种均衡的效果。


            6楼2011-12-23 01:38
            回复
              从古典绘画构图中,电影汲取了养分形成了自己的构图。当然,电影是时空的艺术,由于画外音(声音)的存在和视图的空间运动,与古典绘画构图不同的是,电影构图并非存在于限制性的封闭空间中。在电影中,画框仍然表意,但是不同于绘画的表意了。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关于电影画框和古典画框的类比是窗和画。窗代表着开放式的概念,画代表着封闭式的概念。电影构图犹如一扇窗,观者一旦变换其观看角度,他将获得一幅此前为画框所遮挡住的景色。因此,“窗口论者”更强调开放性构图,推崇具有丰富的场面调度和具有清晰画面纵深的、在不同景别中可能同时发生事件的景深镜头,强调以电影声音、在此主要是画外音以暗示连续的画外空间的存在。


              7楼2011-12-23 01:39
              回复
                电影构图中一个非常具有艺术力的场面就是镜子——画框中的画框。镜子能打破画框的限制吗?镜子,可以说是一种自指形式。这种自指形式在电影中,是一种自我投射幻觉。比如狂热崇拜偶像的粉丝文化,也是一种自我投射文化。每个人都在偶像的身上看到自己。


                8楼2011-12-23 01:39
                回复
                  场面调度:与构图一样,场面调度也是从别的艺术形式中借过来的术语。什么叫做场面调度?场面调度就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对位移,包含机器与人物之间的相对运动。场面调度的概念紧扣着运动影像的概念,运动影像是电影的生命力之所在。事实上,在美式英语中,电影有一种说法叫movie。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这个说法,严格说来,movie特指好莱坞的商业电影。Movie就是moving picture的缩写。我更喜欢用媒介来描述电影,胶片——film。至于cinema的含义则更加广泛,是指电影艺术,包含着电影院等与电影相关的许多概念。
                  


                  9楼2011-12-23 01:39
                  回复
                    在讲场面调度之前,我要略讲一下摄影机运动的基本方式。摄影机运动有七种基本方式:推、拉、摇、移、升、降、甩。这七种运动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包括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和接下来的分析中,摄影机是匀速、稳定的运动。拿推镜头做个例子,稳定的推镜头必须要铺轨,所以说电影也是很费钱的艺术。当然,纪录片有时候会故意做成镜头颤抖,画面乱甩的视觉效果。这种美最初是由于技术的瑕疵出现。我个人一直不认为这种瑕疵就等同于艺术,瑕疵就是瑕疵,你可以从瑕疵里发现美,但你不能说瑕疵就是美。


                    10楼2011-12-23 01:40
                    回复
                      什么是推?推镜头就是模仿人眼走近去观看。推镜头经常用来进行快速表达和强调一种震惊体验,给人一种视觉注目力。拉镜头是远离对象的镜头,在表意层面上,拉镜头通常表达与推镜头相反的意义。但也可以表示依依不舍的感情。比如一个经典的电影告别法就是同时运动拉升镜头,通过把镜头拉远和升高来结束整个电影。升降镜头我就不讲了,升通常意味着某种需要强调的意义的发生,降意味着意义负面的下降的表述。这两种镜头出现的时候,表达意义的诉求都极为明显,大家都明白。什么叫做摇镜头?摇镜头是空间的一种视觉补充,类似于人眼环顾四周的作用。但与人眼不同的是,人眼在环顾的过程中是失焦的,人眼在运动过程中无法保持焦点,但摄影机可以。移镜头又是什么呢?这是一种通常不使用的镜头,目的通常是造成一种惊悚效果,所以我自己发明了一个词儿,我管移镜头叫做“鬼视点”。比如《Shinning》里的那个经典的平移镜头。甩镜头是摄影机的迅速转移,现在已经极为少见。


                      11楼2012-01-26 10:03
                      回复
                        最后,我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几个观察方式的惯例:上与下(前与后),动与静,分与合。
                        当人物一上一下出现的时候,一般意味上来讲,影片中处于高位的人物一定是占有主动权的、强势的。下是描述上的对象,带有某种从属意味。前与后关系也是如此,但当道具和人出现的时候,前景道具通常阐述后景人物。比如一个常见的场景就是一个人在吧台前边喝酒,前景道具是酒杯或者酒瓶,后景人物是那个人。动与静的关系是:运动的角色与不动角色一起出现,不动的角色是起主导性的。这个关系要强于上与下的关系,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教父》的开场:教父坐着,来求他帮助的人焦急地踱来踱去。教父虽然是处于低位,但是是静的,另一个人虽然处于高位,但是是动的。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教父是这个场景语言的核心。再说分与合,什么是分与合?分与合就是两个人开始在同一画面中,后来分割在不同的画面中。分与合的意义是“共有画面空间的二者共有心灵空间”。这是商业电影常用的一个方式。商业电影总共有三大要素:1 大全景空间关系。 2 双人中景人物关系 3对切反打镜头的运用(典型的过肩镜头的运用)。


                        12楼2012-01-26 10:03
                        回复
                          号东东东asldksad sa dsad sa dsa da sd


                          13楼2012-07-02 2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