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吧
关注: 91 贴子: 5,090

  • 目录:
  • 佛教
  • 0
    当我们想得到一方净土时,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若尘 6-2
  • 0
    我们的心在供养这个世界。心是什么样子,世界是什么样子。保持精进,是对自己的责任,也是对他人的责任。多余的杂念无用。没有智慧不会有平静的心绪。
    四不千 6-1
  • 0
    好心情是一味良药,它可以治愈一切。愿我们的心,在经历尘世折腾中,能懂得自我修复,自我治愈。修到最后,都能够与光阴完美的结合
    若尘 6-1
  • 0
    “厚德载物。”善念是种,善行是花,善报是果。积德行善,自然有福。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几年,学坏几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祸患,享受幸福人生。
    若尘 5-30
  • 0
    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里说:穷不是吃苦,成功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往往比穷人更能吃苦。 吃苦的本质就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娱乐,放弃无用社交,放弃无意义消费,还要承受不被理解的孤独,本质是一种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吃苦是长期聚焦于一件事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是即使自己身处泥潭,也不忘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技能,一步步的走出困境
    四不千 5-28
  • 0
    佛家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尽,凡是太尽,缘分势必早尽。”真正的智者,就应该是清醒做事,糊涂做人。真正的“糊涂”是想得开、看得淡,是做人的通透、稳健,是聪明灵活、游刃有余。
  • 0
    生活是一碗自己亲手调制的羹汤,你放进些什么,就是什么味道。放一点盐,它是咸的;放一点糖,它是甜的。想调成什么味,全凭自己。万般滋味,需要我们自己来品。
    若尘 5-27
  • 0
    过去的事情,就不要过多的计较了,幸福是变幻莫测的,它时而简单,时而又复杂,对于知足的人来说,幸福其实很简单,但对于贪心的人来说,幸福是个复杂的东西。
    四不千 5-25
  • 0
    (五)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在学习的道路上,所获得的知识的多与少、深与浅、正与误,都是和老师的教育密切相关的,都是由于老师所指导的作用而形成的。作为一个当老师的人,是为人师表,随时随地都要做出表率,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知识,以作为学生的楷模。学生又必须勤奋、努力地学习,在掌握一切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
    若尘 5-25
  • 0
    如果你心眼儿挺好,又有德行,那你一定有福报,如果有福报却依然不发财,请你不要疑惑,老天爷将你的福报转化成健康的身体,平安的日子,温暖的家庭和有良德的子孙后代。福报不一定让你很有钱,但一定会让你成为更圆满的自己。
    四不千 5-23
  • 0
    不能听命于自己的,就要受命于他人。为面子而活着的人,失去的东西,往往比面子多千百倍。真正会生活的人,一生都在做减法。无论是物还是人,该取该舍,值得反思。越懂得放下的人,反而得到的越多。
    若尘 5-22
  • 0
    一个人的前程,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生。每天不停地整理自己,整理身边的一事一物,消除一切的贪婪与执念。调整生活节奏,自信自律。以积极放松替代消极放纵,让自己随时充满能量。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悲。心态平和,安宁吉祥!【图片】
  • 0
    心明白了,烦恼自远离。心清净了,杂念皆不存。心平和了,世界皆安宁。心定则神宁,一切皆和谐。心静则境美,万物皆生辉。心宁则福至,人生皆如意。
    若尘 5-21
  • 0
    逆境时忍耐,顺境时收敛;得意时看淡,失意时随缘。你能修一颗平常心,幸福便不请自来。
    四不千 5-19
  • 0
    尽管生活如此不易,但每个人的人生旅程是不同的,纵然这一路荆棘密布,但最后都会通向成功的终点。昨天已经过去,有梦就要勇敢去实现,只要努力,明天依旧充满希望。【图片】
  • 0
    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要记住,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身在当下,便活在当下,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
    若尘 5-18
  • 0
    当 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也没有任何人真心实意的疼爱你了,没有人在意你过的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胖了还是瘦了,再没有人包容你的坏脾气,包容你的缺点,当你再去回忆和父母点点滴滴的时候,你会泪流满面,心如刀割,常回家看看,别给自己留下遗憾,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图片】
  • 0
    逆境时忍耐,顺境时收敛;得意时看淡,失意时随缘。你能修一颗平常心,幸福便不请自来。
    若尘 5-16
  • 0
    无论何时,都要让自己学会用宽容和善意去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生活是自己的,尽情大胆向前
    若尘 5-12
  • 0
    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四不千 5-11
  • 0
    一切好的东西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花有花期,人有时运,怀爱与诚,静等来日。
    四不千 5-5
  • 0
    保持身心安定,能把自己的情况看得很清楚。对于能做、不能做;该做、不该做的事,也都非常清楚,心不开朗就是苦,心境豁达就能转苦为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若尘 5-5
  • 0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一念之间的抉择, 决定之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的繁华与苍凉。心存一善,胜过百日修行。【图片】
  • 0
    逆境时抬头,是一种勇气和信心;顺境时低头,是一种冷静和低调。为人要有力争上游的勇气,更要有愿意低头的大气。
    四不千 5-2
  • 0
    心随念走,身随缘走。人虽不能靠心情活着,但可以靠心态活着。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开心与不开心,往往就是心态问题。懂得上,才能把握机会;懂得止,才会活得自在;懂得正,人生才会顺。
    若尘 5-2
  • 0
    忘记得不到的,珍惜已经得到的。守住我们内心的纯净与安宁,让一切顺其自然,回归简单,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若尘 4-30
  • 0
    【爱恨和合而生,汝爱之彼必见之、闻之、忆之,三者必居其一也,弗具一之因,其念无存,焉具其爱,恨缘亦复如是。】 爱与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有缘有故的条件下才会产生,天地之间,人世之道,万物之情,都是如此,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比如,如果我们没有听到过的,或者没有见到过的,或者没有意识到过的某人或某事,这三种因素或缘由,一者都不具备,那么就不可能知道此人,也就不可能有这个人的概念;或者就
    若尘 4-28
  • 0
    布施不仅可以周济他人、收获福报,更能增长我们的慈悲喜舍之心。《地藏经》中就记载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时,地藏菩萨为了让母亲脱离地狱罪苦而布施塔寺的故事。父母在世时,通过向父母解释布施自利利他的道理,让父母与我们一同布施,这当然是最好的。倘若父母已经过世,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可以代行布施,或供僧,或印经,或放生,乃至帮助一切需要帮助众生,以此功德回向父母,也能够令他们获益。【图片】
  • 0
    无论如何,别忘记自己的善良,也别看不到他人的善良。有一天,你的善良会成为你生活中的通行证,让你的一生一路畅通无阻。
    四不千 4-26
  • 0
    只做自己的事,忘记外面的人。无为是常态,有为是偶尔。这个心态,将胜过一切外人。心未定,故一切不定。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
    若尘 4-25
  • 0
    从自己开始,改过自新。知道了丑字怎么写,才有后勇的力量。除了吃饭,有些事,每天都要做,半小时,一小时,必须的。有决心做好,就像每天要吃饭那样。【图片】
  • 0
    仔细审视,不难发现,我们周围普通人的生活和成长、成功经历,许多人的生活,印证了这样一事实:只有扎扎实实生活,正视现实、不甘沉沦、努力向前,任何困难都会被战胜,任何逆境都会过去。
    若尘 4-24
  • 0
    做人,可以一无所有,但千万不能不懂感恩,懂得感恩,才会铭记别人的好,忘记他人的过;懂得感恩,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收获他人的善心。
    四不千 4-20
  • 0
    一个人有了善良,也许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去修饰,行为举止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若尘 4-20
  • 0
    这个无明啊,就是过去世的无始烦恼之障。无始,就是说永恒无际、若干年以前的烦恼造成的障碍,遮蔽你的智慧光明以及遮蔽你的世间聪慧,乃至于造成一种迷惑心,昏迷执着无知,使你处于昏迷执着之中,昏迷执着就无知真谛,严重者严重者呢,就处事、接物都会没有正知正见,无所明了真理,诸理颠倒不明。 全句乃菩萨开示,空辟支佛法界妙用,于十法界中而空其缘觉,其六凡之外,四圣各具妙法而空。这里啊,主要是开示“无明”的道理。
    若尘 4-17
  • 0
    说一句好话吐莲花,说一句坏话吐毒蛇。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心中常有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四不千 4-15
  • 0
    真正的放下,不是不再提起,而是不再心动了。提起这件事,就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好像与自己无关。
  • 0
    《北极冰窟熊》艺术作品 七 律 北极熊罴最喜寒, 四时眠卧冰窟间。 莫取水中游食物, 且捡移魂骨便餐。 非人识得玄中妙, 由来禅昧破饥关。 晶宫胜事难言尽, 洞内有客醉一仙。
    若尘 4-15
  • 0
    一颗发财树全部叶掉光了。摆在一个角落。没想一个月后全部生出新叶子。然后又摆上茶台去。左看右看,感慨生命力之强大。人亦如此。不要看外在的浮华,内在能量的积蓄,才能美好生活的新生与力量
    若尘 4-15
  • 0
    人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不可避免,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如果你看不开,就会伤心伤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看淡,学会释然。
    四不千 4-14
  • 0
    真正的放下,不是不再提起,而是不再心动了。提起这件事,就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好像与自己无关。
  • 0
    低调做人,不声不响做事,急迫中不紧不慢,懂得克制欲望,生活简净。不求物质上的奢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 0
    今天,再三给同学们讲清楚,千万做到不要执着,不执着就是虽然有一切冷暖寒暑、刺激、骂你、诽谤、赞赏等等,那么你们都应该视而不存分别,心里面如如不动,这就叫不执着,不存分别,至少同学们应该做到无所谓,先来一个无所谓,再来慢慢证到不执着。 本来经书上不应该这样讲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是个方法,先无所谓,大量一点嘛,执着啥嘛,一切都不要执着它,最后逐步逐步地就对了,就能进入境界。
    若尘 4-11
  • 0
    行事应审慎,终始皆如一。无为非不为,无执非不持。慎终之道,非一日之功,需时时自省,刻刻自警。终始如一,方能成就,慎终如始,方得始终。
    若尘 4-11
  • 0
    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累时,闲是幸福,够畅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
    四不千 4-1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